[发明专利]一种高CTI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26934.5 申请日: 2021-12-14
公开(公告)号: CN114149673B 公开(公告)日: 2022-09-30
发明(设计)人: 林建民;蔡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华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69/00 分类号: C08L69/00;C08L35/06;C08L51/04;C08K9/06;C08K7/14;C08K7/08;C08K7/10;C08K9/10;C08K5/521;C08K5/523;C08J5/08;C08J5/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63000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cti 阻燃 聚碳酸酯 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CTI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酯60‑80份、改性增强剂10‑30份、阻燃剂5‑10份、增韧剂3‑8份、抗氧剂0.1‑1份、润滑剂0.1‑1份。所述改性增强剂是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和/或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矿物填充物,阻燃剂是由囊壁包覆囊芯制备得到的微胶囊型阻燃剂。本发明制备的聚碳酸酯材料CTI值均在420V以上,阻燃效果较好,力学性能好,可应用于电子电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聚合物改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CTI无卤阻燃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子电器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日益重视,不仅要求外表美观、性能优异,对家电的使用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如对于无人看管的白色家电,除了要满足阻燃性能外,还要求具有较高的电性能,要求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300V,并且随着材料改性的发展,这一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聚碳酸酯(PC)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和热性能,在电器制造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电子器件如接插件、变压器、熔断器外壳、开关、继电器、节能灯、线圈骨架、连接器等均可使用聚碳酸酯制造。通常情况下,电子器件在过载、短路、漏电等情况下会造成局部过热并可能引起燃烧。因此,电子器件制造领域通常对材料有非常严格的阻燃要求,一般要求灼热丝全程不起燃温度达750℃。为了实现材料的阻燃要求,行业内都是选择添加阻燃剂,但是阻燃剂会使材料的机械性能降低。此外,阻燃剂也会影响材料的电绝缘性能,如大量添加阻燃剂会使材料的CTI从600V下降到250V,甚至更低,直接影响材料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

专利文献201910363726.4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玻璃纤维矿物增强高CTI聚碳酸酯,包括主料和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包括增强载体、透光载体和聚碳酸酯,所述辅料包括阻燃载体、增韧剂、静电防止剂、紫外线吸收剂、润滑剂、抗滴落剂和抗氧剂。其中,所述增强载体为矿物填充,所述矿物填充为石墨、云母和多孔碳的混合矿物,其中石墨、云母和多孔碳的比例为3:4:1。所述透光载体为玻璃纤维、二甲苯和香柏油的混合溶液,其中玻璃纤维、二甲苯和香柏油的比例为4:2:1。所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点在于,通过向聚碳酸酯添加石墨和云母能够增强产品的强度、耐磨等性能,提高产品的抗冲击性能,具有足够的韧性。虽然在聚碳酸酯中添加矿物填充能提高材料强度,但是矿物质与聚碳酸酯界面粘结性并不好,会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如拉伸性能等。

专利文献202011131801.3公开了一种高CTI无卤阻燃增强聚碳酸酯,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酯60-70%、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20-30%、磷系阻燃剂5-8%、氮系阻燃剂2-8%、增韧剂2-8%、稳定剂0.4-0.6%、抗氧化剂0.01-0.5%、润滑剂0.5-1%和光屏蔽剂0.01-1.0%。虽然所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复合材料的无卤阻燃,具有优异的CTI值,适用于电子电器领域工程塑料的制备,但是向体系内直接加入大量的阻燃剂势必会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碳酸酯材料在无卤阻燃条件下实现了高CTI的性能。所述“高CTI”是指所述聚碳酸酯材料的CTI值在420V以上,远高于IEC组织提出的无人看管电子器件要求(CTI≥300V),更适用于电子电器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CTI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酯60-80份、改性增强剂10-30份、阻燃剂5-10份、增韧剂3-8份、抗氧剂0.1-1份、润滑剂0.1-1份。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高CTI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酯70-80份、改性增强剂15-20份、阻燃剂5-6份、增韧剂5-8份、抗氧剂0.1-0.3份、润滑剂0.1-0.5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6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