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小温差识别的红外探测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6791.8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1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梅;张银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航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10 | 分类号: | G01J5/10;G01J5/00;G01J5/06;G01J5/08;G01J5/08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龙海丽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小 温差 识别 红外探测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温差识别的红外探测器,本发明涉及红外探测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其内的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一菲涅尔透镜、光学透镜,还包括: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分离组件用于分离红外光线;辅助识别组件,所述辅助识别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侧面,所述辅助识别组件用于接收分离组件分离的红外光线。本发明通过设置分离组件和辅助识别组件,从而实现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可以同时对同一红外线进行处理,如此将红外线分离的设计,可以避免光线能量过于集中,可以检测更小的温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探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小温差识别的红外探测器。
背景技术
红外探测器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察觉不到。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必须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红外探测器通过其内的热电元件检测人体的存在或移动,并把热电元件的输出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对电压信号进行波形分析。
现有技术中的红外探测器,因为暗电流指数-般依赖于探测器工作温度,所以在暗电流与光电流可比之前,暗电流越低,越可提高更多的工作温度。当探测器达到背景限性能温度时,温度的再升高会导致图像质量的大幅衰减,因此使得探测器对任何微小的温度变化都不敏感,因而急需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微小温差识别的红外探测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小温差识别的红外探测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其内的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一菲涅尔透镜、光学透镜,还包括:
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分离组件用于分离红外光线;
辅助识别组件,所述辅助识别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侧面,所述辅助识别组件用于接收分离组件分离的红外光线。
可选地,所述分离组件由第一吸光壳、第一凸透镜、半反射镜、第二菲涅尔透镜构成;
所述第一吸光壳采用两端连通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吸光壳与辅助识别组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窗,所述第一凸透镜和第二菲涅尔透镜位于第一吸光壳的两侧端口处,且第一凸透镜和第二菲涅尔透镜均与第一红外传感器的主光轴同轴设置;
所述半反射镜设置在第一吸光壳内靠近开窗处,且半反射镜与第一红外传感器的主光轴同轴设置。
可选地,所述半反射镜与第一红外传感器的主光轴之间的夹角为30-90°。
可选地,所述辅助识别组件由第二吸光壳、第二凸透镜和第二红外传感器构成;
所述第二吸光壳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吸光壳具备一个开口,且开口与开窗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凸透镜设置在第二吸光壳的开口处,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第二凸透镜将半反射镜的反射光线聚焦至第二红外传感器上。
可选地,还包括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由减速齿轮组、支架和微型电机构成;
所述支架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减速齿轮组轴连接在支架上,所述微型电机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与微型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吸光壳固定。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设置分离组件,通过第一凸透镜的散射将第一菲涅尔透镜聚焦的光线转化为平行光线,此时可以将光线进行分离,部分光线穿过半反射镜,并经由第二菲涅尔透镜的聚焦由第一红外传感器接收,而部分光线沿着半反射镜反射并进入辅助识别组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航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航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6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酸碱多彩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悬空式发酵茶清洁翻堆解块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