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助力电机的双后轮自动变速传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6543.3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11/18 | 分类号: | B62M11/18;B62M6/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启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7 | 代理人: | 祁凯娟 |
地址: | 215636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助力 电机 后轮 自动 变速 传动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助力电机的双后轮自动变速传动结构,包括:主轴、传动轮、传动件、自动离心变速器及机芯组件,所述传动件套设于主轴上且与主轴之间形成相对转动连接,所述机芯组件包括电机及行星减速器,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及转子,所述电机的定子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转子套设于主轴上并与主轴之间形成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行星减速器包括减速中心轮、减速行星架、减速齿圈及减速行星轮,所述减速中心轮与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所述减速行星架与传动件固定连接或通过第二超越离合器连接,所述自动离心变速器的动力输入件与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自动离心变速器的动力输出件与主轴固定连接,这样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启动爬坡轻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助力电机的双后轮自动变速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
现有技术中带有助力电机的双后轮自动变速传动结构,不设置差速器,两个后轮中其中一个后轮内安装有电机,后轮轴与车架连接,电机定子与后轮轴固定连接,这种传动结构的缺点是不能安装人力踩踏传动轮,只能是纯电机驱动,不能实现电机助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带有助力电机的双后轮自动变速传动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启动轻松、消耗功率小的带有助力电机的双后轮自动变速传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助力电机的双后轮自动变速传动结构,包括:主轴、传动轮、传动件、套设于主轴上的自动离心变速器及机芯组件,所述主轴安装于车架上并可相对于车架转动,所述传动件套设于主轴上且与主轴之间形成相对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轮套设于传动件上并与传动件之间通过第一超越离合器连接,所述机芯组件包括电机及行星减速器,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及转子,所述电机的定子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转子套设于主轴上并与主轴之间形成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行星减速器包括减速中心轮、减速行星架、减速齿圈及减速行星轮,所述减速中心轮与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所述减速齿圈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减速行星架与传动件固定连接或通过第二超越离合器连接,所述自动离心变速器的动力输入件与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自动离心变速器的动力输出件与主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带有助力电机的双后轮自动变速传动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芯组件的外侧设有机芯组件壳体,所述机芯组件壳体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定子及行星减速器的减速齿圈固定安装于机芯组件壳体内。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带有助力电机的双后轮自动变速传动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动离心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及设置于变速器壳体与主轴之间的一套行星变速器及一套自动离心换挡组件,所述行星变速器包括中心轮、行星架、齿圈、行星轮,所述变速器壳体为自动离心变速器的动力输入件,所述行星架为自动离心变速器的动力输出件,所述中心轮固定安装于车架上,所述行星变速器的齿圈与变速器壳体之间通过第三超越离合器连接,所述自动离心换挡组件包括:棘爪件架、棘轮、至少一个棘爪件、至少两个离心联动件、至少一个平衡件、用于控制离心联动件初始位置的第一弹性件及用于控制棘爪件初始位置的第二弹性件,所述棘爪件架与行星架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离心联动件及棘爪件均通过第一销安装于棘爪件架上并可相对于棘爪件架作相对摆动,所述棘爪件上设有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部,所述棘轮设置于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内圆周面上,所述离心联动件包括:配重部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对棘爪件进行限位使得棘爪件的棘爪部远离棘轮且在离心联动件的初始位置时使棘爪部与棘轮处于脱离啮合状态,所述平衡件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离心联动件之间,所述棘爪件与棘轮在随动的过程中棘爪件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作相对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6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