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网业务处理方法、平台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6321.1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7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闻诗强;曹侃;孙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刘芳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业务 处理 方法 平台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网业务处理方法、平台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物网绑定的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读卡指令;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响应所述读卡指令后反馈的物联卡的卡标识;将所述设备标识与所述卡标识进行绑定处理。本申请的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物网绑定方法在注册数据包无法携带物联卡的卡号时,无法及时完成物网绑定,进而造成终端设备与物联网平台或其它设备通信中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网业务处理方法、平台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专用的物联卡的使用,实现了终端设备在无宽带环境下的网络连接,进而摆脱了地域空间网络环境对终端设备的物联网应用限制。然而,终端设备若需长期正常使用物联卡,则需将终端设备与物联卡进行绑定,具体为终端设备标识与物联卡的卡号的绑定。其中,物联卡如物联网专用的移动或联通的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简称:SIM)卡、电信的用户识别模块(User Identity Model,简称:UIM)卡等。
由于物联网中不同厂商生产的终端设备,其设备标识、技术原理、功能属性等设备参数各不相同。为了便于对物联网终端设备的管理,目前主要采用各终端设备厂商各自开发的物联网平台来各自管理其生产的物联网终端设备。因此,现有技术中也为了便于对终端设备与物联卡对应关系的管理,终端设备与物联卡的物网绑定操作,均在终端设备所属的物联网平台进行。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与物联卡的物网绑定,主要由物联网平台从终端设备在进行设备注册时发来的注册数据包中,获取物联卡的卡号和设备标识。然后,由物联网平台完成对该卡号和设备标识的绑定处理。
现有的物网绑定方法,存在注册数据包无法携带物联卡卡号,而使得物联网平台无法及时完成物网绑定,进而造成终端设备与物联网平台或其它设备通信中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网业务处理方法、平台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物网绑定方法,存在注册数据包无法携带物联卡卡号,而使得物联网平台无法及时完成物网绑定,进而造成终端设备与物联网平台或其它设备通信中断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物网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待物网绑定的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读卡指令;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响应所述读卡指令后反馈的物联卡的卡标识;
将所述设备标识与所述卡标识进行绑定处理。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读卡指令,包括:
采用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的通信协议,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读卡指令。
可选的,所述采用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的通信协议,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读卡指令,包括:
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从终端设备的设备注册用的注册数据包中识别出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协议标识;或,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从设备标识与通信协议标识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标识;
采用所述通信协议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读卡指令。
可选的,所述获取待物网绑定的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用于设备注册的注册数据包;
识别得到所述注册数据包中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可选的,所述获取待物网绑定的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
从已完成设备注册的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中识别出无绑定标识的设备标识,所述绑定标识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已完成物网绑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6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