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膜式蒸发冷制冷系统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5911.2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9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席海冬;桂林松;孙清华;何伟生;顾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恒标斯瑞冷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9/00 | 分类号: | F25B19/00;F25B43/00;F25B43/02;F25B39/04;F25B39/02;F25B41/40;F25B41/20;F25B4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8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膜式 蒸发 制冷系统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膜式蒸发冷制冷系统及工作方法。本发明所述的降膜式蒸发冷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的油分离器、与所述油分离器出口连接的蒸发式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的出口连接的储液罐、与所述储液罐出口连接的节流装置、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连接的降膜蒸发器,所述降膜蒸发器的气体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本发明的降膜式蒸发冷制冷系统,传热效率高、制冷剂充注量少、能效比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冷制冷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降膜式蒸发冷制冷系统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降膜蒸发以其换热效率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制冷系统,降膜蒸发器的制冷剂是从换热器的上部喷淋到换热管上,制冷剂只是在换热管上形成一层薄薄的制冷剂液膜,这样制冷剂在沸腾蒸发时便减少了静液位压力,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其换热效率高于满液式机组。
蒸发式冷凝器因为节水效能高,对水质的要求较低,冷凝温度相比水冷式和风冷式的温度低,运行费用低,能源消耗小等优点,正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环境温度的变化对蒸发式冷凝器的影响较大。
降膜蒸发器应用于蒸发冷制冷系统,存在制冷机组全工况运行适应性差,不利于各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运行:(1)冷水机组蒸发器液位及冷媒供液量不好控制,制冷量调节性较差;(2)制冷机组蒸发器液位及冷媒供液量不好控制,回油引射取油口位置无法确定位置,回油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膜式蒸发冷制冷系统及工作方法。本发明的降膜式蒸发冷制冷系统传热效率高、制冷剂充注量少、能效比高。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降膜式蒸发冷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的油分离器、与所述油分离器出口连接的蒸发式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的出口连接的储液罐、与所述储液罐出口连接的节流装置、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连接的降膜蒸发器,所述降膜蒸发器的气体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
所述降膜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出口与气液引射泵的进液口相连,所述气液引射泵的进气口与所述储液罐的引射口相连,所述气液引射泵的出口连接所述降膜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口管道;所述储液罐的引射口通过气液引射泵与所述降膜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引射泵的进液口与所述降膜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出口连接;所述降膜蒸发器的回油口与回油引射泵的进油口相连,所述回油引射泵的进气口与所述油分离器的回油口相连,所述回油引射泵的出口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道;所述降膜蒸发器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降膜蒸发器筒体内部液位高度的液位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储液罐的出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进口之间设置有角阀和干燥过滤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降膜蒸发器的回油口与所述回油引射泵的进油口之间设有第一球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油分离器的回油口与所述回油引射泵的进气口之间依次设有第二球阀、油过滤器和第一电磁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回油引射泵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道之间依次设有视液镜和第三球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降膜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出口与所述气液引射泵的进液口之间设有第四球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储液罐的引射口与所述气液引射泵的进气口之间依次设有第五球阀和第二电磁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气液引射泵的出口与降膜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口管道之间设有第六球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降膜蒸发器最底部设置有液包,液包的最低点作为降膜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出口;所述降膜蒸发器的回油口的位置低于所述降膜蒸发器的筒体内换热管束的最低点;所述储液罐的引射口位于所述储液罐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恒标斯瑞冷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恒标斯瑞冷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59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