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臭氧催化分解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5552.0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2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王树东;倪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88 | 分类号: | B01D53/88;B01D5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曲凯歌;毛薇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催化 分解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臭氧催化分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分解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组成单元;每个所述组成单元包括储罐、泵组件、电加热器、供热器、臭氧分解催化剂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模块;
所述臭氧分解催化剂固定在所述供热器的外表面;
所述储罐、泵组件、电加热器、供热器依次经管路连通,形成流通回路;所述流通回路内循环流通换热介质;
所述泵组件和所述电加热器所需的电能所述由太阳能光伏发电模块提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分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分解催化剂为颗粒状或平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分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件包括液体泵和设置在液体泵前后主管路上的截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分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包括加热组件和换热组件;
所述换热组件的结构选自盘管式、列管式或板翅式;所述换热组件内流通换热介质;
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换热组件内的换热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分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器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流经换热介质的液体管路;
所述供热器的外部构型选自立板型或风车型;所述供热器的材质选自不锈钢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分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为水或导热油。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催化分解系统在臭氧污染物催化分解脱除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分解系统适用于开放环境中的臭氧污染物催化分解脱除;
优选地,适用于相对湿度范围0%~100%、臭氧浓度为0.1~3ppm的空气中的臭氧污染物催化分解脱除。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臭氧催化分解系统分解臭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供热器置于当含有臭氧的气氛中,启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模块和泵组件,储罐内的换热介质经由泵组件泵入所述电加热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换热介质进入所述供热器内,用于加热供热器外表面的臭氧分解催化剂;臭氧吸附在臭氧分解催化剂的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化成氧气;流出供热器的换热介质进入储罐循环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的温度加热至50~300℃;
所述供热器的外表面温度为50~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55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包冷却板流道设计方法
- 下一篇:密封型较好的双出口路式轴流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