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4485.0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6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刘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希堃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6;C08L67/02;C08K5/12;C08K3/04;C08K7/26;C08K3/34;C08J9/08;C08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张莹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改性 颗粒 发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塑料材料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其主要针对现有改性PP材料的发泡性能并不明显,制备的发泡鞋底等制品的柔韧性不足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35‑55份、PE蜡10‑30份、复合增塑剂6‑10份、碳酸钙0.6‑1份、发泡调节剂0.5‑0.9份、滑石粉2‑10份、钛白粉0.8‑4.8份以及补强剂1‑5份;所述补强剂为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本发明本发明制备的改性材料其发泡性能提升,从而提高制品的柔韧性和均匀性,扩大改性材料的应用范围,获得突出的经济效益,提高改性材料的分子均匀性,从而提高材料的抗拉伸、强度、韧性等方面的性能,适合推广使用,主要应用于改性颗粒的发泡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材料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PP材料是聚丙烯的简称,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塑料材料,由于PP材质具有良好的特性且性价比高,在市场的催动下,PP颗粒被改性成了多种性能要求的材料。一般软制品利用挤出机可以挤成软管、电缆、电线等;利用注射成型机配合各种模具,可制成塑料凉鞋、鞋底、拖鞋、玩具、汽车配件等。但是其在低环境下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且制备材料发泡性差等问题,不能有效的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上述介绍可以得知对于改性PP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就是质软、发泡性好,对PP进行改进,其发泡的有益性能并不明显,为了提高 PP的发泡性能,扩大PP材料的应用范围,提高PP的发泡性能,我们提出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提高PP材料发泡性能,扩大使用范围功能的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改性颗粒,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35-55份、PE蜡10-30份、复合增塑剂6-10份、碳酸钙0.6-1份、发泡调节剂0.5-0.9份、滑石粉2-10份、钛白粉0.8-4.8份以及补强剂1-5份;
所述补强剂为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所述炭黑和炭白的质量比为 (0.2-0.7):(1.5-3.8)。
优选的,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35-55份、PE蜡10-30份、复合增塑剂6-10份、碳酸钙0.6-1份、发泡调节剂0.5-0.9份、滑石粉2-10 份、钛白粉0.8-4.8份以及补强剂1-5份。
优选的,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35份、PE蜡10份、复合增塑剂6份、碳酸钙0.6份、发泡调节剂0.5份、滑石粉2份、钛白粉0.8份以及补强剂1份。
优选的,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40份、PE蜡15份、复合增塑剂7份、碳酸钙0.7份、发泡调节剂0.6份、滑石粉4份、钛白粉1.8份以及补强剂2份。
优选的,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45份、PE蜡20份、复合增塑剂8份、碳酸钙0.8份、发泡调节剂0.7份、滑石粉6份、钛白粉2.8份以及补强剂3份。
优选的,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50份、PE蜡25份、复合增塑剂9份、碳酸钙0.9份、发泡调节剂0.8份、滑石粉8份、钛白粉3.8份以及补强剂4份。
优选的,所述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55份、PE蜡30份、复合增塑剂10份、碳酸钙1份、发泡调节剂0.9份、滑石粉10份、钛白粉4.8份以及补强剂5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增塑剂为单体型和聚合型的共混物,其具体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由二元酸和二元酵缩聚而得的聚酯的组合物,所述发泡调节剂为PP 发泡调节剂。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提高改性颗粒发泡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称取以下质量份原料:PP树脂、PE蜡、复合增塑剂、碳酸钙、发泡调节剂、滑石粉、钛白粉以及补强剂,并对补强剂进行共混处理,获得炭黑和炭白的共混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希堃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希堃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4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