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通道的磁共振直肠线圈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24388.1 申请日: 2021-12-14
公开(公告)号: CN114415090A 公开(公告)日: 2022-04-29
发明(设计)人: 李烨;莫智广;刘新;郑海荣;章小平;梁华庚;曹琪;肖文;刘郴郴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R33/34 分类号: G01R33/34;G01R33/561;A61B5/055
代理公司: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代理人: 耿慧敏;朱伟军
地址: 518055 广东省深圳***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通道 磁共振 直肠 线圈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通道的磁共振直肠线圈,线圈由四个相同的电路回路在圆柱体上围绕而成,四个电路回路两两之间交叠,达到交叠去耦,每个电路回路通过调谐匹配电路进行调整,达到调谐、匹配、前放去耦的效果,每个调谐匹配电路端口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到放大器上,放大器通过电缆连接到磁共振系统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多了一个通道,更好的加速扫描能力,在同等加速参数下,相较于三通道线圈拥有更好的成像质量;此外,本发明相较于三通道直肠线圈简化了使用流程,使之更加具备实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四通道的磁共振直肠线圈。

背景技术

前列腺癌是位于世界癌症发病率前列的疾病,极大地威胁着全球人民的健康。作为中晚期难以治疗治愈的一种疾病,前列腺癌与其他癌症一样,有着越早发现越容易治愈的特点。治疗前列腺癌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早期确诊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医学成像技术难以准确定位早期癌灶,有效引导穿刺活检。

磁共振成像技术由于其具有的无创伤、无辐射、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以及任意方位截面成像等优点,已经成为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成像手段。

当进行磁共振成像时,磁共振系统通过发射线圈对人体发送磁共振信号,人体组织被该信号激励后将反馈的电磁信号经由接收线圈反馈回系统。其中,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重建后的图像质量。

由于信号随着与线圈距离的增加而快速衰减,表面线圈对于前列腺这种处于身体内部较深处的器官成像通常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图像质量。直肠线圈在使用时插入患者直肠,更靠近前列腺,从而获得相较于表面线圈更强的信号,因此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信噪比是线圈设计的核心参数,信噪比高意味着更高的分辨率和更高的对比度,即意味着更好的图像质量。

现有技术如专利CN1802123A,只包含一个通道,其信噪比较小,难以达到高分辨率成像的要求。此外,该单通道的线圈,只有在与其垂直的方向上拥有相对较高的信噪比,而其他方向上信噪比较低,假如线圈插入时方向没有恰好对准前列腺,则会使部分前列腺图像模糊。

现有文章Rata M,Birlea V,Murillo A,et al.Endoluminal MR-guidedultrasonic applicator embedding cylindrical phased-array transducers andopposed-solenoid detection coil[J].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2015,73(1):417-426,拥有并排交叠的两个通道,其信噪比相较专利CN1802123A有所提高,但其信噪比仍然不够高,成像的方向性也使得它在没有对准前列腺时,会使得部分前列腺图像模糊。

磁共振检查所耗费的时间长一直以来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利用多通道的线圈(就加速能力而言,通道数越多越好)进行加速扫描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磁共振临床实用性。此外,磁共振的弥散序列成像是一种重要的检测癌症的方法,弥散序列也对线圈的通道数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近期申请的3通道磁共振直肠线圈虽然拥有相对不错的信噪比,但由于只有3个通道,物理原理决定了其磁共振扫描的加速倍数最高只有3倍,且在3倍加速的条件下成像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四通道的磁共振直肠线圈,多了一个通道,更好的加速扫描能力,在同等加速参数下,相较于三通道线圈拥有更好的成像质量;此外,本发明相较于三通道直肠线圈简化了使用流程,使之更加具备实用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四通道的磁共振直肠线圈,包括圆柱体和电路回路,线圈由四个相同的电路回路在圆柱体上围绕而成,每个电路回路通过调谐匹配电路进行调整,达到调谐、匹配、前放去耦的效果,每个调谐匹配电路端口与放大器连接,放大器与磁共振系统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4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