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检修用安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4232.3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8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田方正 |
地址: | 21000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检修 安全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检修用安全保护装置,涉及电梯检修技术领域。包括轿厢、导靴,轿厢顶部通过升降机构活动连接有护栏,轿厢顶部设置有紧急拉回机构,轿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制动机构,制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下端、第二齿条下端均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同轴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同轴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齿轮啮合有第三齿条,第三齿条端部连接有压块,压块套设有顶件,压块与顶件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发明通过制动机构实现轿厢的稳定制动,在维修人员检修的过程中,提升轿厢的稳定性,防止轿厢打滑与非正常下坠,提高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的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电梯检修用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的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在电梯检修的工作时候,维保人员经常需要在轿厢顶部进行作业,在顶部作业时存在维修人员掉入井道的危险以及轿厢紧急坠落的风险。
公开号为CN108382946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电梯检修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限速器机架、固定块、转轴、超速开关、限速器轮盘、振摆轴、缓冲弹簧、压绳块支架、固定轴,所述的限速器轮盘固定设于限速器机架内部,所述的固定块固定焊接于限速器机架前端顶部,所述的转轴贯穿于固定块与限速器机架,且与限速器轮盘相嵌合,所述的转轴与限速器轮盘轴心共线,本发明实现了采用轮盘本体转动压下夹绳钳上端的连杆,动夹绳钳夹紧限速器绳之后,轮盘本体与连杆就完全脱开,改善了限速器各个零件的受力状况,减少不必要的磨损,也延长限速器的寿命。该技术方案改善了电梯限速器,针对限速器刚性薄弱处进行加固,提高了整体强度。
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该装置只是针对限速器的薄弱处进行加固处理,并不能有效的对维修人员的进行安全保护,保护效果差,功能性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梯检修用安全保护装置,解决目前的安全保护装置对维修人员的保护效果差、功能不足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轿厢、导靴,所述轿厢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导靴,所述轿厢顶部通过升降机构活动连接有护栏,所述轿厢顶部设置有紧急拉回机构,所述轿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制动机构,两个制动机构对称设置,所述制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上端、所述第二齿条上端均与护栏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条下端、所述第二齿条下端均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轿厢侧壁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轿厢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通过连接件与轿厢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三齿条端部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套设有顶件,所述压块与顶件滑动连接,所述压块与顶件之间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紧急拉回机构包括线盘和转动轴,所述线盘上绕设有拉绳,所述转动轴一端与线盘同轴连接,所述轿厢顶部连接有支撑台,所述转动轴另一端贯穿支撑台后套设有第三齿轮,所述转动轴与支撑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有第四齿轮,所述支撑台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四齿轮同轴连接,所述转动轴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通过扭簧连接有卡件,所述支撑台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转动轴与支撑台连接处,所述卡槽内设置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与卡件活动连接,所述触发开关与第一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对称设置的驱动轮组,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轿厢顶部,所述驱动轮组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均偏心铰接有驱动转轮,两个驱动转轮对称设置,所述驱动转轮通过第一支撑件与轿厢顶部连接,所述驱动转轮与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两个驱动转轮均偏心铰接有第一推杆,两个第一推杆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推杆上端均与护栏铰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驱动转轮同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4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