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活性炭无纺布生产工艺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4064.8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7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钱刚;朱凯;钱剑;韩正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特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9/00;B32B9/04;B32B37/15;B32B37/24;B32B38/08;B32B38/00;B32B38/16;D04H1/558;D06B3/10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张琳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活性炭 无纺布 生产工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活性炭无纺布生产工艺和设备,属于无纺布生产工艺技术领域,一种医用活性炭无纺布生产工艺和设备,所述无纺布包括上结构层、活性炭层和下结构层,所述活性炭层设置于所述上结构层和所述下结构层之间,所述活性炭层为活性炭和粘合剂混合乳状粉末高压喷射而成,所述上结构层和所述下结构层均由原料颗粒熔融形成溶体后喷射成丝构成,且所述上结构层和所述活下结构层再经过浸润、压平以及烘干之后将所述活性炭层包裹其中;它可以实现将热压和浸润两种生产方式相结合,在无纺布内部形成稳定的活性炭层,同时各结构层之间结合紧密,结构强度更高,并且可保持生产连续性,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用活性炭无纺布生产工艺和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现有的活性炭无纺布生产一般是依靠热压或者浸润的方式,在无纺布内部形成活性炭层,如申请号为201310044653.5所描述的一种熔喷活性炭无纺布及其生产工,其通过螺杆挤出机、活性碳施加装置、熔体喷射模头、加热器、压缩空气包、活性碳粉喷射头、输网帘、轧辊、卷布机等设备将活性炭层与无纺布层热压形成活性炭无纺布,但是这种传统的生产工艺不能使活性炭层与无纺布层紧密的贴合,同时传统的浸润方式浸润时间长,使得无纺布各加工流程无法连续进行,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活性炭无纺布生产工艺和设备,它可以实现将热压和浸润两种生产方式相结合,在无纺布内部形成稳定的活性炭层,同时各结构层之间结合紧密,结构强度更高,并且可保持生产连续性,生产效率更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活性炭无纺布生产工艺和设备,所述无纺布包括上结构层、活性炭层和下结构层,所述活性炭层设置于所述上结构层和所述下结构层之间,所述活性炭层为活性炭和粘合剂混合乳状粉末高压喷射而成,所述上结构层和所述下结构层均由原料颗粒熔融形成溶体后喷射成丝构成,且所述上结构层和所述活下结构层再经过浸润、压平以及烘干之后将所述活性炭层包裹其中,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喷射成网:将原料颗粒装入螺旋挤出机的加料斗内,使得原料颗粒通过螺旋挤出机加热熔融形成熔体,并通过螺旋挤出机中挤出,经过计量装置计量输出至熔体喷射模头,同时经过空气加热器加热后的空气也进入到熔体喷射模头内部,进而可将熔体在负压作用下从熔体喷射模头喷出,同时喷出的熔体通过气流牵伸形成纤维而铺置于输网帘上;
步骤二、喷洒混合溶剂:将活性炭粉末和粘合剂通过加料口装入活性炭添加装置和粘合剂添加装置内,并按一定比例由活性炭添加装置和粘合剂添加装置中挤出内部物质,进入到搅拌装置内部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溶剂,并经过计量装置计量输出至混合液体喷射头,同时经过空气净化压缩机净化压缩之后的空气也随之进入到混合液体喷射头内部,使得混合溶剂在高压作用下喷洒到下结构层上形成活性炭层;
步骤三、二次喷射成网:通过对称设置于混合液体喷射头另一侧的设备,重复步骤一的操作,将二次喷出的熔体通过气流牵伸形成纤维而铺置于活性炭层上,形成坯布;
步骤四、浸润:将上结构层、活性炭层和下结构层组合而成的坯布,穿接于浸润装置内部,经过浸润装置内部的浸润剂充分进行浸润;
步骤五、压平:将经过充分浸润之后的坯布经过碾压装置进行高温压平;
步骤六、烘干:将经过充分压平之后的坯布经过烘干箱进行充分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特隆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特隆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4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