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3760.7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5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茹瑞春;马奇立;林王剑;王明锋;陶浙峰;斯迪龙;杨小军;石焰秋;寿超;王莹;申江会;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宙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东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E02D19/06;E03F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科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5 | 代理人: | 周亮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后浇带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包括后浇带预留阶段措施、后浇带封闭阶段措施和地坪浇筑阶段有组织排水措施。本发明通过预留一根L型PVC管且在其上面套上一个止水套管,并通向就近的集水井,还要盖上地漏盖,同时在后浇带浇筑收面时做成圆弧形,能够实现地漏自主排水,便于清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少人工投入。除此之外还在后浇带凹槽部分铺设碎石层和无纺布,并在其上面浇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还在地坪浇筑前纵横向铺设稻草绳并引至排水沟,如此就形成了排水系统,保证了地面的干燥。同时,本工艺所使用的止水套管,其结构简单,便于与预留的管道进行安装,提高安装效率;还通过设置金属套管来提高了其位置的稳定性与防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
背景技术
地下室后浇带是为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影响,在梁、板(包括基础底板)、墙等结构中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带。
常见于底板墙板贯穿于整个地下室且留置时间长。在实际施工过程后浇带往往是一个薄弱环节,极易出现较多通病如:地下室基础留置时期后浇带长期存在大量积水,止水钢板、钢筋等铁件长期泡水生锈,污水与砼面形成青苔等附着物清理不到位,地下室面积过大无法有组织排水且人工排水工作量巨大,尤其是在后浇带封闭以后,结构层因外部因素变化扰动发生二次渗漏等通病隐患。如中国专利CN201910393868.5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设于后浇带上的吸水膨胀层、止水条、混凝土垫层、钢筋混泥土层以及吸水层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放渗透作用,同时设置的混泥土垫层更有利于后续混泥土的浇筑与成型。但其并未解决后浇带留置时期积水带来的金属构件泡水生锈和砼上附着物难以清洗的问题,以及地下室排水困难的问题。
如中国专利CN201810328521.8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工艺,是将钢板固定在地下室后浇带的墙体上,然后对地下室墙体整体做防水处理,对地下室后浇带墙体内部进行土方回填处理,土方回填处理完毕后进行地下室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并进行养护。该专利同样未处理地下室后浇带留置时期积水的排水问题。
在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施工中多需要止水套管,其结构多种多样。现有的PVC竖向管道穿楼板时安装大多采用预埋传统止水接的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使用管件和接口数量较多、费用较高、造成多个漏水隐患点等情况。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因为建筑变形以及房屋下陷问题,导致墙体内止水套管往往极易损坏,因为其多为塑料结构,更容易被墙体挤压损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工艺能够有效解决地下室后浇带留置期的积水带来的清理问题,排除金属构件泡水生锈产生的渗水隐患,以及解决受污水等原因导致砼上产生附着物难以清理的问题,同时还要设计一种稳定,自保护的止水套管,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避免地下室后浇带长期出现积水、金属构件泡水生锈和砼上产生的附着物难以清理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包括后浇带预留阶段措施,所述后浇带预留阶段措施包括以下措施:
措施101:在土方开挖时,在后浇带预留处预埋一根L型PVC管,并通向就近的集水井;
措施102:加大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面与后浇带钢筋的保护层;
措施103:待后浇带垫层完成后,用地漏盖盖好。
优选地,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还包括后浇带封闭阶段措施和地坪浇筑阶段有组织排水措施。
优选地,所述后浇带封闭阶段措施包括以下措施:
措施201: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在原先预留的L型PVC管上套上一个止水套管,再接上一PVC直管,并在上口盖上地漏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宙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东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宙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东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3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伸缩晾衣架
- 下一篇:一种镜头可360度旋转的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