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蚀钢筋用的结晶器专用保护渣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0701.4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0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朱利斌;陈永峰;焦魁明;赵立;左小坦;张洪彪;杨伟勇;张亚兵;黄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11 | 分类号: | B22D11/111;C22C38/02;C22C38/04;C22C38/20;C22C38/24;B22D11/22;B22D11/1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结晶器 专用 保护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内陆自然服役环境耐蚀钢筋用的结晶器专用保护渣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成分:CaO:23.5‑33.5%,SiOsubgt;2/subgt;:22.0‑32.0%,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7.5‑13.5%,Fesubgt;2/subgt;Osubgt;3/subgt;:≤3.0%,MgO:≤3.0%,F:≤4.0%,Nasubgt;2/subgt;O:≤4.0%,C:14.0‑20.0%。耐内陆自然服役环境耐蚀钢筋用的结晶器专用保护渣在冶炼环节中,钢水的Cr、Cu、P元素含量高,在浇铸过程中,铸坯表面易出现裂纹,并且加入了稀土元素,浇铸过程中易发生液面波动和水口絮流,增加了铸坯裂纹缺陷的产生几率。本发明解决铸坯表面裂纹缺陷问题,提高连铸坯的表面质量和轧制成材率,延长钢筋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护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内陆自然服役环境耐蚀钢筋用的结晶器专用保护渣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的自然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服役过程中钢筋极易受到腐蚀,影响了钢筋混凝土的握裹力,降低了使用性能和建筑使用的寿命,提高了建筑的维护费用,钢筋锈蚀致使钢筋混凝土强度降低是其主要原因。重大工程建设对钢铁材料提出了绿色和长寿命的新要求,针对我国不同自然环境下服役的,具有不同耐蚀等级的系列化耐蚀钢筋的开发已迫在眉睫,项目的实施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沙钢、马钢、三宝钢铁和首钢等企业研发的耐大气腐蚀钢筋同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连浇炉数、表面质量、耐蚀性能等因素的影响,耐蚀钢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尚未形成规模。
对于耐蚀钢表面质量来说,由于添加了Cr、Cu、P等合金元素,虽然提高了钢的抗大气腐蚀能力,但Cr元素含量高时,容易发生二次氧化形成氧化物,影响钢水流动性,同时结晶器保护渣也易于吸附这些氧化物发生改性,影响保护渣对坯壳的润滑作用,在连铸坯表面形成裂纹等缺陷;Cu与P元素含量高时,增加了铸坯冷却过程中沿晶表面裂纹的机率,若加上连铸结晶器与二冷区域工艺参数不合理或与拉速不匹配,更易造成铸坯表面出现裂纹缺陷。
而针对耐蚀钢铸坯表面裂纹的控制问题,国内学者作过相关研究,例如结晶器与二冷区域采用双弱冷模式、提高拉速来提高矫直温度,避开脆性敏感区,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铸坯表面裂纹出现的机率,但效果有限,过度弱冷和提高拉速,轻则使铸坯凹陷脱方、增加工人劳动强度,重则出现漏钢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内陆自然服役环境耐蚀钢筋用的结晶器专用保护渣及其制备方法,为高碱度、以及高粘度和高熔点的保护渣,解决铸坯表面裂纹缺陷问题,从而提高连铸坯的表面质量和轧制成材率,延长钢筋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内陆自然服役环境耐蚀钢筋用的结晶器专用保护渣的应用,用于耐内陆自然服役环境耐蚀钢筋连铸。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内陆自然服役环境耐蚀钢筋用的结晶器专用保护渣,所述保护渣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aO:23.5-33.5%,SiO2:22.0-32.0%,Al2O3:7.5-13.5%,Fe2O3:≤3.0%,MgO:≤3.0%,F:≤4.0%,Na2O:≤4.0%,C:14.0-20.0%,余量是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保护渣水分控制在0.2wt%以下;
所述保护渣粒度≤2mm。
所述保护渣碱度:0.95-1.15,粘度:1.1-1.5Pa.s,熔点:1130-121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内陆自然服役环境耐蚀钢筋用的结晶器专用保护渣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0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