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千瓦级锌铁液流电池性能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0257.6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0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鹏;涂春雷;熊建英;章文浦;吴昌垣;宋晓波;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32 | 分类号: | H01M8/0432;H01M8/0438;H01M8/04313;H01M8/18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彭小娇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千瓦 级锌铁液 流电 性能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液流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千瓦级锌铁液流电池性能测试系统,将实现对电池性能的全方面测试,包括流量、温度和电压,可以全面的评估电池各方面性能参数,对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将带来全面的保障。应用了该测试方法的锌铁液流电池电堆,针对电堆泄露、充放电效率、电池容量衰减等参数,均可获得较为全面的测试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千瓦级锌铁液流电池性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锌铁液流电池以其优异的安全性,作为最具前景的可大规模应用的储能电池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而锌铁液流电池的组成不同于传统电池,其需要泵来驱动电解液在电堆内部循环,以实现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转化。这种结构形式,使得锌铁液流电池除需要监测运行期间电池的电流、电压、温度等数据外,还需要对电解液的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以实现对电池性能的综合评估。目前针对千瓦级锌铁液流电池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未见有相关研究报道,本发明将就锌铁液流电池的性能测试提供一种可行性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瓦级锌铁液流电池性能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千瓦级锌铁液流电池性能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液流电池堆、正极电解液容器、负极电解液容器,第一液流管道、第二液流管道、第三液流管道、第四液流管道、第一动力泵、第二动力泵、第三动力泵和第四动力泵,所述液流电池性能测试系统还包括:
第一集流容器,所述液流电池堆的正极反应腔外侧的第一液流口均与所述第一集流容器连通,所述第一集流容器通过所述第一液流管道与所述正极电解液容器连通,所述第一动力泵设置在所述第一液流管道上;
第二集流容器,所述液流电池堆的正极反应腔外侧的第二液流口均与所述第二集流容器连通,所述第二集流容器通过所述第二液流管道与所述正极电解液容器连通,所述第二动力泵设置在所述第二液流管道上;
第三集流容器,所述液流电池堆的负极反应腔外侧的第一液流口均与所述第三集流容器连通,所述第三集流容器通过所述第三液流管道与所述负极电解液容器连通,所述第三动力泵设置在所述第三液流管道上;
第四集流容器,所述液流电池堆的负极反应腔外侧的第二液流口均与所述第四集流容器连通,所述第四集流容器通过所述第四液流管道与所述负极电解液容器连通,所述第四动力泵设置在所述第四液流管道上。
优选的,所述液流口均通过单独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一集流容器、所述第二集流容器、所述第三集流容器或所述第四集流容器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有电压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单电池的电压。
优选的,还包括有搅拌桨,所述正极电解液容器和所述负极电解液容器内均设置有搅拌桨。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正极电解液容器和所述负极电解液容器顶部的排气口。
优选的,还包括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控环境温度。
优选的,还包括有加热器,所述正极电解液容器和所述负极电解液容器均设置有所述加热器,用于实时控制电解液温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流管道和所述第三液流管道的电解液进管处均设置有旁路预留口,用于后期对所述测试系统进行功率扩容。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流电池堆口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液流传感器,用于测量电解液经过所述液流电池堆后的压力和温度变化。
优选的,还包括有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第一液流管道和所述第三液流管道的进液口,用于测量电解液流量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0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