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机械能储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0221.8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7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洪河;李梦娅;樊丽丽;洪旺;杨睿;仲锐;潘帅安;方胜兵;董秋岺;周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F16H33/02 | 分类号: | F16H33/02;F16F15/16;H02K7/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机械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机械能储能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用于发电的动能转化装置中的储能机输出轴上设置桶体作为负载;且使桶体的轴心与储能机输出轴重合;S2、在桶体上方开设加液口,且使加液口的轴心与储能机输出轴重合;S3、在桶体内壁设置若干液能转换板,并在液能转换板上设置桶液平衡孔;S4、初始状态下桶体内无液体,在原动机发动以后,原动机输出轮通过输出连接装置将动能传递至储能机输入轮,进而储能机输出轴与发电机的输入轴转动,桶体也随储能机输出轴转动;S5、通过加液口向桶体内部添加液体,直至储能机输出轴上的负载达到预设值。本发明实现了储能装置在工作运动状态下的质量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机械能储能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动能一般采用原动机直接带动储能装置,其储能装置的动能质量一般为非变量,这就制约了储能装置的能量,当电力拖动装置负载发生变化时,由于储能装置的质量不能增加或减小,就会给拖动的电力负载带来不稳定的能量。同时储能装置的质量太大,也给带动储能装置的原动机的启动带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机械能储能方法,以实现储能装置在工作运动状态下的质量变化。
一种柔性机械能储能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用于发电的动能转化装置中的储能机输出轴上设置桶体作为负载;且使桶体的轴心与储能机输出轴重合;
S2、在桶体上方开设加液口,且使加液口的轴心与储能机输出轴重合;
S3、在桶体内壁设置若干液能转换板,并在液能转换板上设置桶液平衡孔;
S4、初始状态下桶体内无液体,在原动机发动以后,原动机输出轮通过输出连接装置将动能传递至储能机输入轮,进而储能机输出轴与发电机的输入轴转动,桶体也随储能机输出轴转动;
S5、通过加液口向桶体内部添加液体,直至储能机输出轴上的负载达到预设值;液体进入桶体后,由于液能转换板的转动,液体随桶体转动。
按上述方案,在加液口上方设置加液装置,在桶体转动过程中利用加液装置进行加液。
按上述方案,在桶体下方对称设置储能机放空装置,在动能转化装置停止工作后,利用储能机放空装置排空桶体内的液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带加液口、可加液的桶体,并在桶体内设置液能转换板以及桶液平衡孔,使得储能装置在运动过程中可通过加液口向桶体内加液,从而实现运动过程中储能装置的质量逐渐变大,以适应不同的负载需求,且储能装置使用前因桶体内无液体,相较于传统储能装置质量更小,易于携带和运输。
进一步地,通过在桶体下方设置储能机放空装置,使得储能装置在使用完毕后的排液过程更便捷。
进一步地,通过在加液口的上方设置加液装置,使得加液过程更加安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动能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动机,2-原动机输出轮,3-原动机输出连接装置,4-储能机输入轮,5-桶体,6-液能转换板,7-桶液平衡孔,8-加液装置,9-储能机放空装置,10-储能机输出轴,11-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一种柔性机械能储能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0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