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9233.9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5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罗红;周晓宇;王海波;周楷伦;姬占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G07C9/25;G07C9/27;G08B21/24;H04W4/3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许立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作业 安全 防护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管理系统,包括安全带、安全索和第一主机,安全带配置有金属锁扣和无供电设施的信号发生装置,信号发生装置与金属锁扣电性连接;安全索的两端固定在作业平台上,且安全索接入有低压供电;金属锁扣扣设于安全索时,安全索通过金属锁扣向信号发生装置供电,信号发生装置通电时持续发出无线信号并传输至第一主机,与第一主机在线连接;金属锁扣与安全索脱离时,信号发生装置断电,并与第一主机断开连接。本发明通过确认安全带在第一主机中的在线/离线状态即可判断作业人员是否将安全带扣锁在安全索上,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施工,降低高空作业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实现了高空作业安全施工管理的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作业中有90%以上是高处作业,施工中危险性大、工作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多且点多面广,预防难度大,而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违章作业比较严重,很多企业管理又跟不上、措施不力等原因,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很多事故都是因为高处作业施工造成的,事故中很多因素是没有挂好安全带。
按国家规定,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高空作业吊篮和操作要求规定了作业人员必须系上安全带,并将安全带上的锁扣扣在独立的安全绳上。作业人员坠落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经统计发现绝大部分作业人员发生坠落伤亡事故的原因是作业人员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系上了安全带,但没有将锁扣扣好。因此,有人研发了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即如果作业人员不系好安全带,报警装置就会报警。但有的高空作业人员置报警声于不顾,甚至将报警装置的电源开关关掉,强行继续作业,使得报警装置形同虚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确认安全带系扣状态,保障高空作业安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管理系统,包括安全带、安全索和第一主机,安全带配置有金属锁扣和无供电设施的信号发生装置,信号发生装置与金属锁扣电性连接;安全索的两端固定在作业平台上,且安全索接入有低压供电;金属锁扣扣设于安全索时,安全索通过金属锁扣向信号发生装置供电,信号发生装置通电时持续发出无线信号并传输至第一主机,与第一主机在线连接;金属锁扣与安全索脱离时,信号发生装置断电,并与第一主机断开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发生装置包括第一电子标签和第一电子标签读写器,第一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终端标识,且第一电子标签内设置有人员信息,第一电子标签读写器能够与第一电子标签进行对应读写;第一电子标签读写器接有无线通信模块,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主机进行信息传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主机和第二电子标签读写器,第二主机配置有包含所有人员信息的数据库,第二电子标签读写器能够与第一电子标签进行对应读写;第二电子标签读写器设于前往作业平台的通道闸口处,并与第二主机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业平台具有若干个,对应每一作业平台配置有一第一主机,第一主机也具有唯一的终端标识,且若干第一主机与第二主机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全帽,安全帽配置有第二电子标签,第二电子标签也具有唯一的终端标识;第一电子标签读写器的读写识别范围为0.5m-2m,并能够与第二电子标签进行对应读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子标签读写器能够与第二电子标签进行对应读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子标签内也设置有人员信息,且第二电子标签内设置的人员信息与第一电子标签内设置的人员信息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前往作业平台的通道闸口处还设置有用于显示与第一电子标签和/或第二电子标签对应的人员信息的信息显示屏,信息显示屏与第二主机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9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