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PA软件的无代码跨系统接口开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9115.8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8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岳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8/30;G06F8/61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pa 软件 代码 系统 接口 开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PA软件的无代码跨系统接口开发方法,包括:在RPA软件执行器中增加HTTP通用接口,用于接收调用方调用请求数据及返回执行结果;RPA软件设计器采用无代码方式完成跨系统接口的业务逻辑;调用HTTP通用能力外放接口,触发RPA软件指定运行定义的业务逻辑,达到获取业务所需各系统中数据的目的,从而实现无代码跨系统接口开发;本发明具备无侵入、无代码、高可配置、低成本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RPA软件的无代码跨系统接口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软件设计领域,针对跨多系统接口需求通常采用常规软件开发方法实现:步骤一、调用方明确接口需求后,组织多个被调用方共同制定实现方案及分工明细;步骤二、各个被调用方独立设计、开发、测试并上线所负责的功能;步骤三、调用方开发程序调用步骤二中提供的接口实现需要的功能。由于此方法严重依赖开发人员编写代码,因此存在诸多缺陷:(1)由于多方参与,协同和分工变得非常困难;(2)各个被调用方均需要对各自系统进行改造,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稳定性,工作量巨大且风险大;(3)接口开发需专业开发人员完成,专业性要求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RPA软件的无代码跨系统接口开发方法,本发明具备无侵入、无代码、高可配置、低成本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RPA软件的无代码跨系统接口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RPA软件执行器中增加HTTP通用接口,用于接收调用方调用请求数据及返回执行结果;
步骤2、RPA软件设计器采用无代码方式完成跨系统接口的业务逻辑;
步骤3、调用步骤1中的HTTP通用能力外放接口,触发RPA软件指定运行步骤2中定义的业务逻辑,达到获取业务所需各系统中数据的目的,从而实现无代码跨系统接口开发。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1中,HTTP通用接口调用请求采用POST方式,请求参数为json字符串,包括流程运行所需数据;HTTP通用接口返回为json字符串,内容包括流程执行后的数据,错误码及错误描述。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中,接收调用方调用请求数据及返回执行结果具体如下:
引入flask框架,通过request对象获取json格式参数,解析数据后赋值给全局变量;调用执行流程方法,解析执行结果中的数据后封装为json格式字符串,放置于Response对象中返回。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在RPA软件设计器中通过可视化界面拖拽控件方式定义抓取数据流程;
调用方系统调用通用接口http://域名/rpa/executeToRpa,传入步骤1定义流程所需数据,并处理步骤1定义流程的返回结果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RPA执行器中封装通用HTTP接口实现数据交换的同时达到能力外放的目的;
2、借助RPA的拖拽式配置功能实现接口逻辑可视化配置,实现无代码开发从而将开发成本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RPA软件http通用接口的逻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基于RPA软件的无代码跨系统接口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RPA软件中增加HTTP通用能力外放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9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