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8022.3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2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润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润纳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08 | 分类号: | C25D11/08;C25D11/16;C25D21/18;C23F1/20;C23G1/12;C23G1/22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1 | 代理人: | 田小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表面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清洗液对待处理铝合金工件表面进行清洗处理;将铝合金工件置于第一碱液中处理;将铝合金工件置于酸液中进行浸泡处理;将铝合金工件置于第二碱液中处理;将铝合金工件置于硝酸溶液中处理;将铝合金工件置于处理药液中并进行通电处理。本发明的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铝合金表面锯齿产生的均匀度以及有效纳米孔的比例;通过对铝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处理以及对有效纳米孔的提升,热塑性树脂能更好地渗入到经过表面处理的铝合金微孔中,树脂和铝合金结合紧密,成型后的铝合金树脂复合体防水性好,可广泛应用于防水等级要求较高的产品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使用的铝合金纳米处理技术是将铝合金经过一系列处理使得金属表面出现不规则的孔洞结构,然后将已经处理过的铝合金工件放进模具内,进行模内射出成型,直接将塑胶成分注射到金属表面,塑胶进入铝合金表面的孔洞结构,与金属结合在一起,可实现金属与塑胶的一体化,然而现有的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在防水等级较高的产品中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铝合金与塑胶的结合不好。铝合金表面与塑胶的结合依赖于表面纳米孔洞的密度,有效纳米孔洞越多,塑胶进入纳米孔洞越多,铝塑结合才会越好,目前技术纳米孔洞存在一部分的无效孔,即孔洞太小或孔没有形成完全,孔洞太小(孔洞直径小于30nm)和孔没有形成完全塑胶都无法进入,最终导致在防水等级较高的场景下,无法满足产品要求,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可增加铝合金表面粗糙度,增加有效纳米孔洞的比例,使得铝合金经表面处理后注塑,铝合金与塑胶结合紧密,防水性能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清洗液对待处理铝合金工件表面进行清洗处理;
(2)将经过清洗处理的铝合金工件置于第一碱液中处理;
(3)将铝合金工件置于酸液中进行浸泡处理;
(4)将经过酸液浸泡处理的铝合金工件置于第二碱液中处理;
(5)将铝合金工件置于硝酸溶液中处理;
(6)将铝合金工件置于处理药液中并进行通电处理,得到经过表面处理的铝合金工件。
本发明通过在铝合金表面进行增加表面粗糙度处理以及纳米孔增孔处理,可有效提高铝合金表面锯齿产生的均匀度以及有效纳米孔的比例;利用铝合金表面的粗糙度以及微观形态下形成的微孔,热塑性树脂能更好地渗入到表面的铝合金微孔中,与铝合金构件牢牢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金属表面与树脂相互结合,实现金属和树脂一体化成型,成型后的铝合金树脂复合体防水性好,在防水等级较高的产品中优势非常大,可广泛应用于防水等级要求较高的产品中。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将铝合金工件置于脱脂清洗液浸泡5-8min,脱脂清洗液中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原料:磷酸钠60-70g/L、碳酸钠60-70g/L和焦磷酸钠60-70g/L,浸泡温度65-80℃,浸泡过程中使用超声波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将铝合金工件置于第一碱液中浸泡15-50s,浸泡温度为50-60℃,所述第一碱液为质量浓度40-60g/L的氢氧化钠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将铝合金工件置于酸液中浸泡20-50s,浸泡温度为3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润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润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8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管理监控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核桃林下滇重楼套种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