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墙体嵌入式配电箱的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7660.3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1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岭;丁天;刘炜;彭俏静;秦方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甘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40;E04G21/00;E04B2/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代理有限公司 62100 | 代理人: | 王梦娜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嵌入式 配电箱 支撑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墙体嵌入式配电箱的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解决墙体嵌入式配电箱安装不牢固、易偏移变形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矩形的钢筋框架,配电箱安装在钢筋框架内,钢筋框架的四周设有钢丝网,钢筋框架底部两侧设有撑筋骨架,钢筋框架外部两侧设有滑轨,滑轨通过螺栓与配电箱相连,滑轨上安装有滑块,滑块立面设有支撑板。施工方法:焊接钢筋框架,固定钢丝网;将配电箱安装在钢筋框架内,在钢筋框架外部两侧安装滑轨及滑块,滑轨固定在配电箱上;将撑筋骨架埋置于周边砌体砂浆内,调整滑块高度,将支撑板埋置于周边砌体砂浆内;将钢丝网向四周铺展并固定在墙体上。本发明保证了配电箱安装牢固,防止配电箱变形和偏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体嵌入式配电箱的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所有用电设施保护开关使用设施,无论是配电室、住宅建筑楼层内和每层住户、工业建筑厂房、公共建筑等工程项目均会涉及使用,每个项目使用数量很大、规格尺寸均多,是建筑工程项目使用频繁和重要的设施。大部分箱体嵌入墙体内,墙体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砖砌体墙、轻质隔墙、骨架隔墙等,墙体施工工艺不同,对箱体四周承受的侧压力也不同;墙体材料不同,其温度伸缩变形也不同。普通箱体安装后,通常会出现变形,安装不牢固,箱体位置偏移等问题。后期安装用电开关不便于施工操作,同时箱体的变形导致墙体装饰面层出现裂缝等现象,返工维修费工、费时,增加施工成本,影响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体嵌入式配电箱的支撑结构,以解决墙体嵌入式配电箱安装不牢固、易偏移、易变形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墙体嵌入式配电箱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体嵌入式配电箱的支撑结构,包括矩形的钢筋框架,配电箱安装在钢筋框架内,钢筋框架的四周设有钢丝网,钢筋框架底部两侧设有横向的撑筋骨架,钢筋框架外部两侧分别设有滑轨,滑轨通过螺栓与配电箱相连,滑轨上配合安装有滑块,滑块的立面设有横向的支撑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钢丝网从钢筋框架正面延伸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钢丝网位于钢筋框架和配电箱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钢筋框架与钢丝网之间通过固定卡扣连接,固定卡扣呈管状,固定卡扣侧部设有开槽,钢筋框架与钢丝网通过开槽套设在固定卡扣内,固定卡扣外部绑扎有扎丝。
一种墙体嵌入式配电箱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焊接钢筋框架,在钢筋框架底部两侧焊接撑筋骨架,在钢筋框架四周固定钢丝网;
B、将钢筋框架置于砌筑墙体的某一水平,将配电箱安装在钢筋框架内部,在钢筋框架外部两侧安装滑轨及滑块,通过螺栓将滑轨固定在配电箱上;
C、将撑筋骨架埋置于周边砌体砂浆内,继续砌筑墙体,调整滑块至合适高度,将支撑板埋置于周边砌体砂浆内;
D、将延伸出钢筋框架的钢丝网向四周铺展,并通过锚栓将钢丝网固定在周边墙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钢筋骨架整体对配电箱形成撑筋保护,钢丝网对配电箱四周进行保护,应对侧压力,防止配电箱变形。钢丝网延伸出钢筋骨架,施工时将将四周预留钢丝网铺展后固定在砌体墙上,防止四周阴阳角装饰面层的裂缝。钢筋骨架两侧安装滑轨和滑块,滑轨通过螺栓与配电箱相连,同时也将配电箱与钢筋骨架连接,使配电箱牢固安装在钢筋骨架内。根据墙体皮数杆的灰缝位置可以灵活调节支撑板位置,便于支撑板嵌入墙体内,安装方便灵活,适用于多种墙体的嵌入安装。支撑板和钢筋骨架底部的撑筋骨架共同嵌入墙体,保证了配电箱体标高和位置的准确,安装牢固。
2. 本发明结构简单,能避免砌体结构施工后各种质量通病和装饰阶段施工的质量问题,本发明支撑结构使各种尺寸规格的配电箱均能够很好承受周边砌体沉降及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形压力,防止配电箱变形和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甘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甘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76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