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免疫层析监测信号的扩增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14136.0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9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叶肖俊;吴立江;郑水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莱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惟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8 | 代理人: | 陈志锋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免疫 层析 监测 信号 扩增 方法 | ||
1.一种用于免疫层析监测信号的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使用溶液吸取装置对溶剂进行核酸提取;所述溶液吸取装置包括吸管笔(1)、设于吸管笔(1)上方的按压吸板(2)、设于吸管笔(1)下方的挡板结构(3)、固定设于按压吸板(2)下方的第一压杆(21)、固定设于第一压杆(21)下方并位于吸管笔(1)内部的吸管内芯(22)、连接于按压吸板(2)的升降旋转结构(4)、连接于升降旋转结构(4)的控制结构(6)、连接于控制结构(6)用于提取的吸头(5)、设于吸管内芯(22)下方并连接于挡板结构(3)的动力结构(7);
B、使用者用手拿住吸管笔(1),并将大拇指放在按压吸板(2)上方,然后向下按压按压吸板(2),按压吸板(2)会向下运动,这时按住按压吸板(2)不松开,在按压吸板(2)向下运动中,会带动升降旋转结构(4)和挡板结构(3)进行运动,之后挡板结构(3)一开始会挡住所有的吸头(5),对吸头(5)进行保护,按压吸板(2)向下按压会使挡板结构(3)进行打开,使一个吸头(5)向下运动,从而会使吸头(5)从挡板结构(3)中出来,之后移动吸管笔(1)的位置,使吸头(5)到达试剂盒中,并放到试剂管内部,然后松开按压吸板(2),会对试剂进行提取,然后将吸管笔(1)移动到需要将试剂向外放出的位置,并再次按压按压吸板(2),会将吸头(5)中的溶剂向外挤出;
C、按压吸板(2)通过升降旋转结构(4)和控制结构(6)带动吸头(5)向下运动,在按压吸板(2)完成将溶剂从吸头(5)中向外挤出后,会通过升降旋转结构(4)和控制结构(6)带动吸头(5)进行复位,使吸头(5)再次回到挡板结构(3)上方进行保护;所述控制结构(6)包括连接于升降旋转结构(4)的第三压杆(61)、固定连接于吸管笔(1)的导向板(62)、转动设于导向板(62)上的旋转换向盘(63)、设于旋转换向盘(63)上的第一滑槽(631)、连接于第一滑槽(631)的导向组件(65)、连接于导向组件(65)的第一卡位组件(66)和第二卡位组件(67)、固定设于旋转换向盘(63)上方并固定连接于吸管内芯(22)的旋转电机(68)、连接于吸管内芯(22)并与吸管内芯(22)连通的连接软管(64);所述吸头(5)包括连接于导向组件(65)并配合于第三压杆(61)的第一滑动块(52)、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动块(52)的连接腔(51);所述吸头(5)固定连接于连接腔(51);所述第一滑动块(52)和所述连接软管(64)连通;所述连接腔(51)和所述第一滑动块(52)连通;其步骤为:按压吸板(2)向下运动会通过升降旋转结构(4)带动第三压杆(61)向下运动,之后第三压杆(61)第一次向下运动会向下压动第一滑动块(52)向下运动,第一滑动块(52)会在导向组件(65)的导向下进行运动,之后第一滑动块(52)通过连接腔(51)带动吸头(5)向下运动,之后按压吸板(2)按压,就会使吸管内芯(22)内部的空气减少,之后按压吸板(2)松开手后,按压吸板(2)会向上运动,也就是会通过吸管内芯(22)和连接软管(64)以及第一滑动块(52)将试剂吸到吸头(5)中,之后按压吸板(2)还会再次向下按压来将吸头(5)中的试剂向外挤出,也就是这时按压吸板(2)已经带动第三压杆(61)向下运动一次,之后向上运动一次,又向下运动了一次,这时第三压杆(61)会在升降旋转结构(4)的作用下发生运动,也就是会使第三压杆(61)处于可以和第一卡位组件(66)进行配合,从而也就是按压吸板(2)在第一次向下按压,只是带动吸头(5)向下运动,第二次向下按压,是为了将吸头(5)中的试剂向外挤出,并且会使第三压杆(61)和第一卡位组件(66)配合,之后松开按压吸板(2),按压吸板(2)会向上运动,这时会使按压吸板(2)通过升降旋转结构(4)带动第三压杆(61)向上,也就是第三压杆(61)通过第一卡位组件(66)会带动吸头(5)向上运动,从而实现每次使用结束后都会使吸头(5)向上复位到挡板结构(3)上方;
D、旋转换向盘(63)带动多个吸头(5)进行旋转,使吸头(5)进行更换位置,从而将没有使用过的吸头(5)换到和升降旋转结构(4)与控制结构(6)进行配合;
E、重复步骤A-D;
F、将提取结束的试剂放到RPA恒温扩增仪中进行扩增;
G、当所有的吸头(5)都使用过之后启动动力结构(7),动力结构(7)会驱动挡板结构(3)进行运动,之后使所有的吸头(5)向下运动,所有的吸头(5)同时进行吸进清洗液以及挤出清洗液,对吸头(5)进行清洗;
所述升降旋转结构(4)包括固定设于按压吸板(2)下方的第二压杆(48)、固定连接于第二压杆(48)的升降旋转环(41)、转动连接于升降旋转环(41)的连接环(45)、固定连接于第三压杆(61)的第三齿轮(43)、固定连接于升降旋转环(41)的旋转导向板(44)、固定连接于旋转导向板(44)并啮合于第三齿轮(43)的第二齿轮(42)、设于升降旋转环(41)内部的第二滑槽(46)、固定连接于吸管内芯(22)并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46)的第二导向杆(47);所述升降旋转环(41)滑动设于吸管笔(1)内部;所述连接环(45)随着升降旋转环(41)进行上下运动;所述连接环(45)滑动连接于吸管笔(1)并无法进行旋转;所述第三压杆(61)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环(45);具体步骤为:向下按压按压吸板(2),会带动第二压杆(48)向下运动,之后第二压杆(48)带动升降旋转环(41)向下运动,之后升降旋转环(41)带动连接环(45)向下运动,之后连接环(45)会使第三压杆(61)向下运动,之后升降旋转环(41)向下运动时会在第二滑槽(46)和第二导向杆(47)的作用下使升降旋转环(41)进行旋转,之后升降旋转环(41)会带动旋转导向板(44)旋转,旋转导向板(44)带动第二齿轮(42)旋转,之后连接环(45)没有旋转,所以第三压杆(61)没有绕着升降旋转环(41)进行公转,所以第三压杆(61)永远处于一个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之后所述第三齿轮(43)为单向齿轮,第二齿轮(42)旋转就会带动第三齿轮(43)进行旋转,之后第三齿轮(43)就会带动第三压杆(61)进行自转
所述挡板结构(3)包括固定设于吸管笔(1)下方的底盘(31)、设于底盘(31)上的多个与吸头(5)配合的第一避位孔(32)、滑动设于挡板结构(3)上用于挡住第一避位孔(32)的多个防尘板(33)、铰接于防尘板(33)的第一连杆(34)、铰接于第一连杆(34)的第二连杆(35)、转动设于底盘(31)下方并铰接于第二连杆(35)的旋转盘(36)、固定连接于旋转盘(36)并转动连接于底盘(31)用于对旋转盘(36)导向的第一转轴(37);所述防尘板(33)有七个;所述第一避位孔(32)有八个;所述位于第三压杆(61)下方的第一避位孔(32)处设有防尘动板(38);所述防尘动板(38)和所述防尘板(33)的位置关系、连接关系相同;具体步骤为:需要多个防尘板(33)同时打开时,启动动力结构(7),会使第一转轴(37)旋转,从而带动旋转盘(36)旋转,之后旋转盘(36)带动第二连杆(35)和第一连杆(34)进行运动,从而会使防尘板(33)朝着向心的方向进行运动,之后也就是会使七个防尘板(33)不再挡住第一避位孔(32),之后防尘动板(38)和防尘板(33)的连接关系相同,从而也就是防尘动板(38)也会朝着向心放好像运动,从而会使八个第一避位孔(32)都不在挡住,这时吸头(5)可以运动全部向下运动,对其进行清洗
所述动力结构(7)包括固定连接于吸管内芯(22)的驱动电机(71)、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71)的绕盘(72)、连接于驱动电机(71)的连接件(73)、绕在绕盘(72)上并穿过底盘(31)和第四齿轮(53)连接的绳索(74);当所有的吸头(5)都使用一遍之后,驱动电机(71)会带动绕盘(72)旋转,之后驱动电机(71)还会通过连接件(73)带动第一转轴(37)进行旋转,之后驱动电机(71)带动绕盘(72)旋转,可以将绳索(74)绕在绕盘(72)上,从而也就是拉动绳索(74),通过绳索(74)拉动第四齿轮(53)向下运动,之后第四齿轮(53)是位于连接腔(51)上方的,从而第四齿轮(53)向下运动也会带动吸头(5)向下运动,从而会使多个吸头(5)同时向下运动一段距离,从而会使所有的吸头(5)都到达挡板结构(3)的下方,之后对吸头(5)进行清洗时
所述防尘动板(38)包括设于防尘动板(38)下方的第三滑槽(381)、设于第三滑槽(381)中的拉伸弹簧(382)、设于底盘(31)上的第四滑槽(384)、固定连接于防尘动板(38)并滑动连接于第四滑槽(384)的第一滑动杆(383)、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杆(35)并滑动设于第三滑槽(381)中并连接于拉伸弹簧(382)的第二滑动杆(385)、设于底盘(31)上并与第四滑槽(384)连通的通孔(386)、固定设于通孔(386)上方的伸缩管(387)、固定设于第一滑动块(52)下方并与伸缩管(387)配合的多段伸缩杆(388);所述防尘板(33)和所述防尘动板(38)结构相仿;都设有第一滑动杆(383)以及与之配和的第四滑槽(384);具体步骤为:第一滑动块(52)向下运动,会带动多段伸缩杆(388)向下运动,之后多段伸缩杆(388)会到达伸缩管(387)中,之后多段伸缩杆(388)会进行伸缩,从而会将伸缩管(387)中的空气挤到第四滑槽(384)中,之后第四滑槽(384)中的空气会推动第一滑动杆(383)朝着向心方向运动,之后第一滑动杆(383)带动防尘动板(38)朝着向心的方向运动,从而也就是会使防尘动板(38)打开第一避位孔(32),从而会使吸头(5)运动到底盘(31)的下方,之后伸缩管(387)的长度比较长,之后多段伸缩杆(388)可以进行伸缩的长度也比较长,从而可以在第一滑动块(52)向下运动一点位置之后,就可以使多段伸缩杆(388)对伸缩管(387)中的气体压缩很多,从而也就是会使第四滑槽(384)中有足够的空气压强推动第一滑动杆(383)运动,后面多段伸缩杆(388)还会进行缩短来保护第一滑动杆(383),从而更好的实现了平时只有一个吸头(5)进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莱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莱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41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