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区涉河段受损桥墩修复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14127.1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9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汪高斯;卢怡陶;罗鹏;严朝跃;高佳峰;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区 河段 受损 桥墩 修复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的涉及一种山区涉河段受损桥墩修复加固方法,首先对桥墩受损部位进行修补,然后在桥墩外围套设一钢护筒,钢护筒与桥墩间灌注加固混凝土;在桩基外围河床以下环绕桩基浇筑一桩基加固墩,在桩基加固墩外围一定距离处的河床以下浇筑一环形的桩基防护墙,在桩基外围一定范围的河床上砌筑河床保护层。本发明能及时发现桥墩受损部位并进行修补,还可对桥墩进行加固,提高桥墩及桥墩周围河床的抗冲刷能力,充分保证桥梁运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运营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区涉河段受损桥墩修复与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山区狭窄河道内修建桥墩后,原有河流过水断面被压缩,而且山区河道的河床高差变化急剧,河道内水流势能较大,加上洪水期河水中常携带大量的刚性冲积物,不仅桥墩易被撞击损坏,而且还会侵切到原河床面以下,对桥墩的桩基造成损坏,如不及时发现并进行修复加固,会影响桥梁运营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山区涉河段受损桥墩修复加固方法,用于对受损桥墩桩柱进行修复与加固,保证桥梁运营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山区涉河段受损桥墩修复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河道枯水期,清理桩基外围一定范围内河床上的堆积物,沿桩基外壁向下开挖一环形基坑,开挖深度至少1m,基坑内壁修整成斜坡,基坑内壁底部与桩基的距离至少1m;
(2)对桥墩的桩基及墩柱表面进行冲洗,检查发现桥墩受损部位,当出现钢筋外露时,清除钢筋表面浮锈,涂刷环氧树脂材料;
(3)在桥墩外围设置一圈钢筋网,钢筋网不与桥墩外壁接触;钢筋网外围套设一钢护筒,所述钢护筒不与钢筋网接触,并与桥墩同轴;钢筋网及钢护筒下端支撑于基坑底部,上端高于河道丰水期最高水位;
(4)在桥墩与钢护筒之间的空隙中灌注混凝土;
(5)在钢护筒外壁上包裹一层弹性橡胶材料;
(6)在基坑内填筑片石混凝土,形成桩基加固墩;
(7)在桩基加固墩外围一定距离处,以桥墩为中心开挖一环形沟槽,沟槽的开挖深度至少1m,在沟槽内填筑片石混凝土,形成一环形的桩基防护墙;
(8)在桩基加固墩顶部、桩基加固墩与防护墙之间以及桩基防护墙顶部浇筑一层片石混凝土,浇筑至与原河床面高度齐平,形成河床保护层。
本发明易于实施,施工成本较低,不仅能及时发现桥墩受损部位并进行修补,还可对桥墩进行加固,提高桥墩及桥墩周围河床的抗冲刷能力,充分保证桥梁运营安全,对类似桥梁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桥墩上包裹钢护筒后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桥墩上包裹钢护筒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个钢护筒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个钢护筒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钢护筒分段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桩基保护墩、防护墙及河床保护层浇筑完成后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桩基保护墩、防护墙及河床保护层浇筑完成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4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