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合剪力墙及建筑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2334.3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6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明;万嘉祺;蒋友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 剪力 建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合剪力墙及建筑,其中叠合剪力墙包括A面混凝土板和B面混凝土板,还包括一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包括暗支撑板以及紧固件,紧固件包括螺杆以及螺母;螺杆贯穿所述暗支撑板的厚度方向并伸出暗支撑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位于暗支撑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螺杆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对所述螺母;A面混凝土板固定在位于暗支撑板上表面的一对螺母间并通过该对螺母固定,B面混凝土板固定在位于暗支撑板下表面的一对螺母间并通过该对螺母固定。该发明增设的暗支撑钢板和上下墙体连接钢板在浇筑后能嵌入剪力墙的内部形成组合结构,让混凝土、钢筋、钢板三位一体地进行工作,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更好,上下层剪力墙之间的整体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剪力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带钢板支撑的叠合剪力墙。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节能、环保、节省劳动力等众多优点,是国家大力推广以及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剪力墙是一种结构墙,主要起抗风和抗震的作用。
叠合剪力墙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预制构件,目前我国推广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主要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其在结构性能上主要存在竖向连接点薄弱、抗震防线单一等缺点。
在施工方面,传统的叠合剪力墙混凝土板间距较大,导致中空腔内填混凝土过厚,板间的连接拉杆较为密集,使得现场浇筑难度更为复杂。
鉴于此,针对上述现有的叠合剪力墙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传统剪力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带钢板的加固方案,故有此发明产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新型带钢板支撑的叠合剪力墙及采用该叠合剪力墙构建的建筑,解决了现有叠合剪力墙技术中,竖向连接点薄弱、抗震防线单一及高层中空腔内填混凝土过厚、连接拉杆过于密集、现场浇筑过程非常繁琐等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叠合剪力墙,包括A面混凝土板和B面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部件,所述A面混凝土板和B面混凝土板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在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连接的A面混凝土板和B面混凝土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所述连接部件包括暗支撑板以及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杆以及螺母;所述螺杆贯穿所述暗支撑板的厚度方向并伸出暗支撑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位于暗支撑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螺杆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对所述螺母;所述A面混凝土板固定在位于暗支撑板上表面的一对螺母间并通过该对螺母固定,所述B面混凝土板固定在位于暗支撑板下表面的一对螺母间并通过该对螺母固定。
在所述A面混凝土板和B面混凝土板上与螺杆的连接孔内设置有预埋套筒。
预埋套筒与所述A面混凝土板和B面混凝土板内的钢筋网片焊接。钢筋网片采用钢筋正交布置绑扎或焊接形成的钢筋网状结构。
在所述A面混凝土板和B面混凝土板上与螺杆的连接孔外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紧固件中螺母的凹槽。
所述暗支撑板为X型钢板,具有一个中部交点和四个端部节点;所述四个端部节点位于所述A面混凝土板或B面混凝土板的四个角;在中部交点和每个端部节点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紧固件。
所述螺杆与暗支撑板焊接或采用螺母固定。
所述X型钢板为带孔钢板。
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上下墙体连接板,该上下墙体连接板具有两个连接部,将两个所述暗支撑板通过位于暗支撑板上的紧固件连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上下墙体连接板为带孔钢;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的螺杆配合的安装孔。
暗支撑钢板和上下墙体连接钢板的表面沿长度方向进行冲孔。通过对钢板进行冲孔,可以节省钢材,且便于实现钢板与混凝土的整体性,增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之间的粘接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2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