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单体管控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12085.8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8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昆;薛莉;王光磊;高振伟;郝志飞;赵久勇;卢哲;杨夏祎;钱占奎;张重阳;苏非凡;梁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10/42;H01M10/44;H01M50/5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唯智勤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孙姣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单体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电池单体管控方法及装置。该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数据监测单元,包括电压传感器和湿温度传感器,上述电压传感器的两端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上述湿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源连接,上述电池设置有电池标识;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电路、级联开关、旁路开关、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该实施方式实现了调整电池的接入状态,可以将电池接入电路或退出电路,进而提高了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池单体管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等用电设备的推广,电池技术得以进一步提高。为了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监测电池的工作状态。现有监测电池方法通常存在以下不足:
一、只能监测电池状态,无法控制电池在电路里的接入状态,从而导致用电设备的安全性不高;
二、无法根据电池的故障特征针对性进行处理,增加了电池维护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电池单体管控方法及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管控装置,该装置包括:数据监测单元,包括电压传感器和湿温度传感器,上述电压传感器的两端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上述湿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源连接,上述电池设置有电池标识;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电路、级联开关、旁路开关、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上述级联开关包括第一输入信号端、第一使能端和第一输出端,上述旁路开关包括第二输入信号端、第二使能端和第二输出端,上述第一输入信号端与上述第二使能端连接,上述第二输入信号端与上述第一使能端连接,上述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上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上述电池的正极连接,上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电池电路连接,上述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上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上述电池的负极连接,上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上述电池电路连接,上述控制电路与上述控制电源连接,上述控制电路用于向上述第一输入信号端和第二输入信号端分别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管控系统,应用于电池矩阵,上述电池矩阵包含多条并联的电池电路,每条电池电路包含串联的数量相同的电池,每个电池设置第一方面上述的电池单体管控装置,包括:控制电源,与上述电池单体管控装置的湿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连接;第一供电电路,与上述电池单体管控装置的第一电源连接;第二供电电路,与上述电池单体管控装置的第二电源连接;第一状态信息接收单元,与上述控制电路的第一状态反馈端连接;第二状态信息接收单元,与上述控制电路的第二状态反馈端连接;电池控制电路,与上述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连接,用于分别向上述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发送第三控制信号和第四控制信号。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管控方法,应用于第二方面上述的电池单体管控系统,包括:通过电池单体管控装置的数据监测单元获取每个电池的电压信号和温湿度信号;根据上述电压信号和温湿度信号对应的电池标识确定目标电池,通过上述电池单体管控系统对目标电池进行操作。
第四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管控装置,应用于第二方面上述的电池单体管控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被配置成通过数据监测单元获取每个电池的电压信号和温湿度信号;监测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电压信号和温湿度信号对应的电池标识确定目标电池,通过上述电池单体管控系统对目标电池进行操作。
第五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20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