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式心脏外科用左心耳心外环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2022.2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7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穆纯杰;马润伟;潘湘斌;王小啟;王强;孙毅;宋怡;高雅;夏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90/17;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心脏外科 心耳 心外环扎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吸附式心脏外科用左心耳心外环扎系统,包括壳体、环扎带和牵拉机构;环扎带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相连并形成环扎口,牵拉机构与环扎带的第二端部相连;该系统还包括负压发生器;壳体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操作柄、连接筒及吸附筒;吸附筒的右端为开口部,且吸附筒内的空心部分形成用于吸入并容置左心耳的负压腔;操作柄内设有第一负压通道,连接筒内设有第二负压通道,第二负压通道的右端与负压腔相连通、左端与第一负压通道相连通,第一负压通道与负压发生器的气体进口端相连;开口部的内壁设有用于容置环扎带的环形槽。本发明有利于避免在环扎手术时对左心耳造成损伤,提高了手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附式心脏外科用左心耳心外环扎系统。
背景技术
在心脏疾病中,大部分患者会合并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最大危害是形成血栓,而形成的血栓约90-100%来自左心耳,血栓脱落可导致脑梗塞、心肌梗死、脏器动脉及外周动脉栓塞等重大并发症。目前,对于房颤患者,预防血栓产生及脱落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口服抗凝药物、左心耳心内封堵术、经胸左心耳夹闭术、心脏外科手术同期行左心耳心内封闭或心外结扎术等。
上述治疗方式的问题及缺点在于:第一,口服抗凝药物需终身服药,间断复查凝血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存在出血风险,且部分患者口服抗凝药物后仍有心房血栓形成;第二,左心耳心内封堵为近年兴起的治疗方式,但治疗时需要股静脉内置管,导管侵入循环系统,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制动,且术中需要进行房间隔穿刺,手术时间长,穿刺风险高,且封堵器放在心内,若封堵器脱落可造成严重并发症,巨大封堵器金属支架至于心内,有可能造成其他远期并发症,且左心耳心内封堵术后需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第三,目前的经胸左心耳心外封闭应用心耳钳子进行左心耳夹闭,因心耳钳较大,需要的手术切口比较大(5cm切口),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相对较慢;第四,心脏外科手术同期行左心耳心内封闭或心外结扎术,对患者的适应范围较窄,仅适用于外科开胸手术患者。
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在尝试经胸腔镜微创方式进行左心耳心外环扎。例如,本发明创造的申请人曾于专利2021109000755中提出一种心脏外科经胸腔微创左心耳心外环扎系统,包括环扎带、夹持器Ⅰ及夹持器Ⅱ,环扎带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相连并形成环扎口,且环扎带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二端部沿环扎口扩大方向移动的自锁件,夹持器Ⅰ包括壳体Ⅰ、连接件Ⅰ、若干钳爪Ⅰ及一控制柄Ⅰ,壳体Ⅰ呈管状并可从环扎带的环扎口穿过,各钳爪Ⅰ均通过设在壳体Ⅰ内的连接件Ⅰ与控制柄Ⅰ相连接,且各钳爪Ⅰ由控制柄Ⅰ驱动而展开或收拢以夹持左心耳,夹持器Ⅱ包括连接件Ⅱ、若干钳爪Ⅱ及一控制柄Ⅱ,各钳爪Ⅱ均通过连接件Ⅱ与控制柄Ⅱ相连接,且各钳爪Ⅱ由控制柄Ⅱ驱动展开或收拢以夹持环扎带。使用时,先将环扎带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连接以形成环扎口,将环扎口套在壳体Ⅰ外,然后在腔镜系统辅助下通过胸腔切口将夹持器Ⅰ的壳体Ⅰ伸入患者体内,当到达左心耳位置时通过控制柄Ⅰ操纵钳爪Ⅰ进行适当的展开及收拢以将左心耳夹持住,此时再操作夹持器Ⅱ,利用钳爪Ⅱ将环扎带推至左心耳根部并使得环扎口套置于左心耳根部外,然后变更钳爪Ⅱ抓持部位为环扎带的第二端部,对第二端部施加向后的拉力即可将环扎口收缩,从而逐渐完成对左心耳的环扎操作;通过夹持器Ⅰ的引导及对左心耳的夹持定位,以及夹持器Ⅱ的远程操作,可将环扎带准确定位于左心耳根部。
然而,本发明创造的发明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上述专利所示的环扎系统需要通过夹持器Ⅰ操纵钳爪Ⅰ将左心耳夹持住,以实现定位,而由于左心耳的结构限制,钳爪Ⅰ往往难以稳固夹持左心耳,使得手术耗时较长,且即使实现稳固夹持,在夹持时也因夹持力过大而容易对左心耳造成损伤,使用安全性不足。
上述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式心脏外科用左心耳心外环扎系统,有利于避免在环扎手术时对左心耳造成损伤,提高手术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未经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2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高温烟尘采样管
- 下一篇: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