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气源系统换热器的双向旋流混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0301.5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0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诚;蒋亮亮;潘舜智;刘华源;王磊;南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D13/06 | 分类号: | B64D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浦易文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系统 换热器 双向 混合 装置 | ||
1.一种用于飞机气源系统换热器的双向旋流混合装置,所述旋流混合装置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包括附连到所述气源系统预冷器的前端和附连到下游管路的后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混合装置进一步包括:
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位于所述外套筒之内,并且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间隔开;
多个外圈定子叶片,所述多个外圈定子叶片彼此隔开地固定地连接所述外套筒的内壁面和所述内套筒的外壁面;以及
多个内圈定子叶片,所述多个内圈定子叶片彼此隔开地固定地连接所述内套筒的内壁面;
其中所述外圈定子叶片和所述内圈定子叶片相对于所述内套筒的纵向轴线以不同的角度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旋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定子叶片和所述内圈定子叶片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以相反的角度布置,从而使得通过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之间的外圈气流和通过内套筒的空间的内部气流以相反的方向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旋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之间设有4-12个所述外圈定子叶片,所述内套筒的所述内表面上设有4-12个所述内圈定子叶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旋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大致为圆柱形,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以同一纵向轴线为中心地布置,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所述内套筒的长度不超过所述外套筒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旋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定子叶片的数量少于所述内圈定子叶片的数量,和/或
所述外圈定子叶片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内圈定子叶片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旋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外圈定子叶片和所述内圈定子叶片中的每一个从所述内套筒的所述近端延伸到所述内套筒的所述远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旋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包括附连到气源系统的换热器的前端和附连到下游管路的后端,其中所述前端设置法兰边,所述法兰边形成凹部,所述凹部适于填放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旋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旋流混合装置的所述后端的外壁面设有径向向内收缩的倒角部,并且所述旋流装置的外壁面设计形成台阶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旋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所述内套筒、所述第一定子叶片和所述第二定子叶片形成为整体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向旋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件通过3D打印的方式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03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