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梁自动化校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8550.0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7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投(海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刘堋 |
地址: | 571900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高***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自动化 校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梁自动化校核方法,包括:在任意CAD梁‑模板图中,获取该层的图纸名称,并在该层轴网交点中分别指定项目原点、项目旋转点,并在每层做相应的数据标示模板;通过CAD程序获取梁的文字信息并储存该信息;打开Revit,通过Revit程序来对梁信息进行校核。本发明通过自动化的校核方式,大幅度提高了梁信息核对的效率与准确度,降低BIM管理成本。具体而言,校核速度由人工“1天/1层”,提效至计算机“5分钟/1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设计管理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梁自动化校核方法。
背景技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国内各个地区的BIM交付标准出台,几乎所有的新建建筑项目,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应用BIM模型来进行管理、交付及运维等等。
但基于BIM的正向设计因各种客观原因,在国内推进情况并不理想,导致绝大多数项目都无法做到图纸与模型的数据同源。而是主要通过传统CAD设计+BIM翻模来实现BIM项目的管理。图纸与模型分别创建于多种平台软件,就很难保证输出成果一致,进而影响BIM管理。
由此,BIM管理主体,需要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花大量时间与成本去校核图纸与模型上信息的一致性。但图纸在不断地更新,模型也需要随图纸的更新来重新校核。
而其中,梁信息(截面尺寸、标高)的校核,是校核环节中繁重且不断反复的工作。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编程开发的自动化校核方式,以实现大幅度提高效率与准确度,降低BIM管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梁自动化校核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BIM管理主体需要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花大量时间与成本去校核图纸与模型上信息的一致性。但图纸在不断地更新,模型也需要随图纸的更新来重新校核导致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梁自动化校核方法,包括:
S1、在任意CAD梁-模板图中,获取该层的图纸名称,并在该层轴网交点中分别指定项目原点、项目旋转点,并在每层做相应的数据标示模板;
S2、通过CAD程序获取梁的文字信息并储存该信息;
S3、打开Revit,通过Revit程序来对梁信息进行校核。
作为基于BIM的梁自动化校核方法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S2中,CAD程序包括:
S2.1、框选该层所有的文字图元;
S2.2、根据CAD端正则表达式规则,筛选出属于梁信息的文字;
S2.3、筛选出属于梁信息的文字后,逐个提取到属于梁截面、梁标高的文字信息;文字信息包括文字内容、文字内容相对于项目原点的坐标、文字旋转角度;储存该层文字信息;
S2.4、按S2.1、S2.2步骤依次获取其它层的梁信息,其中项目原点、项目旋转点应与上一层轴网交点一致;
S2.5、获取完建筑的梁数据后导出,存为CAD梁数据库。
作为基于BIM的梁自动化校核方法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S3中,Revit程序包括:
S3.1、读取CAD梁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投(海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万投(海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85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