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平台数据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8466.9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5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澜;陈首信;段勃;杨东鑫;谭光明;王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计算技术西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8/76 | 分类号: | G06F8/76;G06N5/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慧之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余洪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台 数据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平台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加速器结构层增设用户推理接口,解决了边缘硬件架构多、模型加速部署成本高问题;相比传统方法模型边缘部署过程中的格式转换过程,明显提高了开发效率;有效降低了边缘设备后期AI推理代码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跨平台数据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不同的平台在进行图像处理的时候,需要进行不同平台系统的搭建,这就导致了边缘硬件架构多和模型加速部署成本高的问题。而本申请提供跨平台数据分析方法,相比传统方法模型边缘部署过程中的格式转换过程,明显提高了开发效率。最后,有效降低了边缘设备后期AI推理代码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平台数据分析方法,解决了边缘硬件架构多、模型加速部署成本高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跨平台数据分析方法,所述跨平台数据分析方法基于AI图像推理加速器系统完成,所述AI图像推理加速器系统包括上层调用层、加速器结构层、加速库构架层和硬件加速结构层;所述跨平台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首先AI图像推理加速器系统通过上层调用层获取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判断数据是否为图像,如果是图像学习任务则进行下一步,如果否,则结束;
2)得到图像学习任务后,进行任务拆解,针对不同学习类型送入不同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匹配推理;同时进行图像解码和通信机制解码,获取图像输入数据解码通信类型、图像解码格式和图像解码方式;
3)任务拆解后,进入通用推理精度适配阶段,设置通过32位单精或16位半精完成推理,而图像解码后会进行推理聚合,将用户输入的推理任务进行推理作业智能聚合;
4)框架适配后对于不同硬件平台,通过资源调度完成GPU显存资源初始化/释放管理;而推理聚合的图像在推理模型加载后,需要将图像解码到内存单元,然后内存数据负责将数据交换到GPU现存中,完成各个加速框架的数据交换通用抽象;
5)资源分配调度及数据交换后完成GPU推理。图像推理加速器图像推理加速器图像推理加速器
作为改进,所述学习类型包括图像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目标跟踪。作为改进,所述解码通信类型包括RTSP协议和RTMP协议,所述图像解码格式包括JPEG和PNG格式,所述图像解码方式包括H264和H265。作为改进,所述步骤5)中,GPU推理任务进行时,还包括实时搜集推理框架推理日志,对于后续追溯任务报错时提供记录能力。作为改进,所述步骤5)中,GPU推理任务进行时,还包括提供监控GPU资源状态,包括GPU使用显存占用、GPU核心使用率、内存占用率。
作为改进,所述加速器构架层内包括如下加速库:TensorRT、OpenVino和Neon。
作为改进,所述硬件加速结构层内包括N卡、X86和ARM。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首先解决了边缘硬件架构多、模型加速部署成本高问题。其次,相比传统方法模型边缘部署过程中的格式转换过程,明显提高了开发效率。最后,有效降低了边缘设备后期AI推理代码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AI图像推理加速器系统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的跨平台数据分析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计算技术西部研究院,未经中科计算技术西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8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