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观码的身份应用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8279.0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6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江万鑫;张炳阳;吕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正孚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徐剑兵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观 身份 应用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微观码的身份应用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发证端获取用户的原始身份数据,包括原始身份号码;发证端对所述原始身份数据根据加密规则进行加密得到十进制的数字字符串;按照数字字符串按照固定位数的取值规则依次进行取值,取得的值依次作为夹角信息和距离信息并且分组,每组包含一夹角信息和距离信息;在空白图像上的中心位置放置预设的第一标识符。本技术方案通过微观码可以提高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观码的身份应用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身份认证又称“验证”、“鉴权”,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完成对用户身份的确认,即确用户到底是谁的过程。传统的身份认证是通过实物载体的方式进行,如纸件、塑料卡片的方式,通过在纸件或者塑料卡片上记载用户的身份信息,而后用户携带该记有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纸件或者塑料卡片,到需要认证的地方后出示该纸件或者塑料卡片,认证方审核该纸件或者塑料卡片,即可以完成对身份的认证。
随着现有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身份认证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弱点,如用户容易遗失、容易损坏、办理的时候需要去现场办理、办理后也需要等待时间领取等。则随着现有技术的发展,电子方式的身份认证逐渐普及。传统的电子身份认证采用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进行认证,但是这样的身份认证方式会由于用户的忘记造成认证困难,同时存在用户名和密码被窃取后引发的身份被冒用的问题。由于二维码的普及,当前的身份认证还逐渐采用二维码的方式进行。目前二维码在作为身份认证信息的时候,由于二维码的生成和解码算法都是公知的,则二维码所包含的身份信息就会被轻易读到和泄露出去,可能造成身份信息的泄露。而且可能造成身份信息的二维码的非法生成,也可能产生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微观码的身份应用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基于二维码的身份应用的安全性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观码的身份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发证端获取用户的原始身份数据,包括原始身份号码;
发证端对所述原始身份数据根据加密规则进行加密得到十进制的数字字符串;
按照数字字符串按照固定位数的取值规则依次进行取值,取得的值依次作为夹角信息和距离信息并且分组,每组包含一夹角信息和距离信息;
在空白图像上的中心位置放置预设的第一标识符;
根据夹角信息和距离信息的组数依次取预设的第二标识符信息集合的第二标识符并每个第二标识符分配一组夹角信息和距离信息,以该距离信息作为第二标识符与第一标识符的距离信息放置第二标识符到空白图像上,以夹角信息作为第二标识符与下一个第二标识符的夹角信息并用于下一个第二标识符位置的放置操作,直到将取的所有第二标识符都放置到所述空白图像;
第二标识符放置完毕后将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的图像作为身份验证图像,发证端发送所述身份验证图像给用户;
验证端获取用户出示的身份验证图像;
验证端根据预设的第一标识符信息识别身份验证图像中的第一标识符且识别第一标识符的位置为参考点位置;
验证端根据预设的第二标识符信息集合识别身份验证图像中多个的第二标识符,以及识别出所述多个的第二标识符相对于所述参考点位置的多个坐标值;
验证端根据所述多个坐标值和所述参考点位置,计算出所述多个的第二标识符与原点间的距离并进行连线,计算出相邻连线之间的夹角,根据所述距离和夹角取整后按照顺序进行排列得到序列值,根据所述序列值采用预设解码算法得到解码后的身份数据,验证端对该身份数据进行校验。
进一步地,还包括原始身份数据存储端,所述原始身份数据存储端用于存储原始身份数据,发证端通过所述原始身份数据存储端获取到原始身份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正孚软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正孚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8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