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视控制隐形眼镜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7526.5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萧旭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允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04 | 分类号: | G02C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视 控制 隐形眼镜 | ||
一种近视控制隐形眼镜,其定义有一光学区及一呈环状的遮光区,光学区包括有一直径在3mm以下的中心部,其具有一恒定的屈光度P1;一包围在中心部外侧的焦深部,其内圈直径最小为1mm,外圈直径最大为7mm,其屈光度是沿径向呈连续变化,且最高的屈光度为P2,其中满足0.25≦P2‑P1≦4;以及一包围在焦深部外侧的离焦部,其内圈直径最小为3mm,外圈直径最大为10mm,其屈光度是沿径向呈连续变化,且最高的屈光度为P3,其中满足3≦P3‑P1≦20。又遮光区的内圈直径介于3mm与6mm之间,外圈直径介于7mm与15mm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视力矫正装置有关,尤指一种隐形眼镜。
背景技术
近视是现代文明病之一,尤其电视、电脑及3C科技产品普及之后,近视患者也随着变多了。如第10A图所示,眼球9的前端具有水晶体91,后端具有视网膜92,水晶体91受到睫状肌93的牵引而改变形状,进而调整物品成像的位置。在眼睛视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睫状肌93牵引水晶体91变成适当的形状,使物品的影像正确地投影在视网膜92上,据此可以看清楚物品。一般咸认造成近视的原因在于长时间盯着近物,眼球9中的睫状肌93持续收缩而不能回复到放松状态,则水晶体91被收缩的睫状肌93控制变厚,导致物品影像如图10B所示地没有投影在视网膜92上,而是在其前方,因而看不清楚物品。
上述近视问题可借由配戴近视眼镜获得改善。如图10C所示,近视眼镜的镜片94为凹透镜,可调节光线进入眼球9的角度,使物品影像被修正地投影在视网膜92上,而能看得清楚。根据近视问题的严重程度,即睫状肌93调整水晶体91形状的能力高低,镜片94被研磨到适合的形状,据此产生适当的屈光度(Diopter),使光线经镜片94形成适当的折射后,与无法正常调节的水晶体91相配合,就能投影在视网膜92上。
然而现有的近视眼镜的镜片94仅具有一个焦点,虽然能使物品成像的中心位置落在视网膜92上,惟该成像的周边却会落在视网膜92的后方,长此以往将会导致眼球9为了正确成像而增长眼轴,又眼轴增长后反使成像的中心位置重回到视网膜92前方,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虽然配戴眼镜改善近视,但近视却愈发严重的情形。
基于前述配戴眼镜反使近视恶化的现象,医界研发一种使用散瞳剂(阿托品,Atropine)控制近视问题的方法。细究近视成因是睫状肌对水晶体的控制失调的缘故,因此对应近视的度数而往眼球中滴入适当浓度的散瞳剂,可使紧绷的睫状肌放松,水晶体进而变化形状而改善物品的成像位置。惟眼球在点入散瞳剂后,瞳孔有扩大的现象,因而通过瞳孔的光量变多,患者则会感觉刺眼,甚至影响正常生活。
有鉴于此,如何改进上述问题即为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首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形眼镜,其可遮蔽进入眼球的部分光线,进而改善控制近视的患者由于使用散瞳剂所致的畏光情形。此外,本发明更借由镜片屈光度变化的规划设计改善眼球中的成像位置,以达到抑制眼轴增长,避免近视继续恶化的功效。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近视控制隐形眼镜,其定义有一光学区及一呈环状的遮光区,其中该光学区包括有:
一呈圆形且直径在3mm以下的中心部,其具有一恒定的屈光度P1;
一呈环状且包围在该中心部外侧的焦深部,其内圈直径最小为1mm,外圈直径最大为7mm,其屈光度是沿径向呈连续变化,且最高的屈光度为P2,其中满足0.25≦P2-P1≦4;以及
一呈环状且包围在该焦深部外侧的离焦部,其内圈直径最小为3mm,外圈直径最大为10mm,其屈光度是沿径向呈连续变化,且最高的屈光度为P3,其中满足3≦P3-P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允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允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7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