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金属污染土壤多固废复合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5657.X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6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兰兰;张延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韩凌宇 |
地址: | 130114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多固废 复合 稳定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多固废复合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铝渣25‑30份、钢渣10‑20份、岩粉15‑2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0‑15份、激发剂6‑10份、离子替换剂1‑4份、憎水剂2‑4份、缓凝剂5‑8份、早强剂1‑2份、保强剂2‑4份、减水剂0.4‑1份、腐殖酸改性剂1‑1.5份、稳定剂1‑1.5份,本发明的土壤固化剂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操作,解决了含有腐殖酸土壤的固化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固化土密实度、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环境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多固废复合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土壤环境质量和粮食安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有工业场地搬迁、城市垃圾、污水灌溉、大气中沉降以及废弃物的处置不当等。
土壤污染具有成因复杂、污染范围广、治理成本高等特点。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报道,主要包括土壤淋洗法回、生物修复法、阻隔填埋法和固化一稳定化法甲,其修复原理包括二种:一是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使得其在环境中的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降低:二是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使其存留浓度达到土壤的允许值。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指向土壤中添加修复药剂,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扩散。国际岩土工程师和岩土工程研究人员都密切关注此项技术。在美国,确认为可有效处理57个资源保持与恢复法案(RCRA)中所罗列的有害废弃物的最佳处理技术。恢复法案(RCRA)中所罗列的有害废弃物的.最佳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已成功应用到约24%的专项基金投资的污染场地的修复工程回。在法国,固化/稳定化技术一般用来固化堆弃在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中的工业废料,此外,其也是填埋场中工业废弃物的唯一处理方法。在英国,固化/稳定化技术被指定为工业废弃物和受污染淤泥的处理方法。在日本,将固化/稳定化技术处理污染土壤和固体废弃物作为21世纪环境岩土工.程领域中优先和重点研究课题。但目前国内这项技术还待研究,张丽洁等回研究了糠醛渣、磷矿粉、风化煤3种修复剂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固化效果。研究得出,不同修复剂对重金属都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修复剂将会对土壤结构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重点在于能够开发出一种既环保、经济又易于实施的修复技术。探究不同药剂配比对重金属锑修复效果的影响,并通过项目实施验证其实用性,探索建立一套既满足修复要求又便于施工管理的重金属锑修复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多固废复合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公开的一种高腐殖酸土壤固化剂有效的解决了含有腐殖酸土壤的固化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固化土密实度、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环境效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多固废复合稳定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铝渣25-30份、钢渣10-20份、岩粉15-2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0-15份、激发剂6-10份、离子替换剂1-4份、憎水剂2-4份、缓凝剂5-8份、早强剂1-2份、保强剂2-4份、减水剂0.4-1份、腐殖酸改性剂1-1.5份、稳定剂1-1.5份。
进一步的,激发剂为水玻璃、氢氧化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离子替换剂为硝酸铁、氯化铝、轻烧氧化镁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早强剂为碳酸氢钾、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中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未经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56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