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式脱硫烘干煅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5512.X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8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付剑锋;杜爱国;吴国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勒夫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3/04;F26B25/00;F26B25/02;F26B25/04;F27B7/10;F27B7/16;F27B7/20;F27B7/26;F27B7/34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王年年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式 脱硫 烘干 煅烧 装置 | ||
一种新式脱硫烘干煅烧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的炉体右侧设置进料管,所述的炉体左侧设置出料管,所述炉体外部设置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滑轨、驱动轮和驱动电机;所述的炉体的内部设置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板为1/6的环形板结构,所述的加热板均匀依次设置于炉体的内壁上,所述的加热棒固定于加热板上,所述的加热棒通过电路与供能装置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通过炉体及其内部的加热装置、外部的驱动装置,能够实现对建筑废料在炉体内进行均匀高效高质的煅烧,能够实现仅仅通过单一装置对建筑废料的脱硫、烘干和煅烧;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化上料和出料,而且在进行加工时,原料在炉体内不断翻滚,能够实现原料的均匀煅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废料处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建筑废料进行脱硫处理煅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的建设往往伴随着大量建筑的建设;需要新建建筑的建设,同时老旧的建筑需要进行拆除,拆除后的建筑垃圾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理,长期堆积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容易造成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
建筑垃圾中存在很多能够进行再次使用的成分,作为建筑垃圾被堆砌,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是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后,将金属废料分拣出,再对剩余的废料进行高温加工,高温状态下,可以实现原料的脱硫、烘干和煅烧的加工,得到的产品能够用于石膏、水泥、耐火材料的生产。
但是常用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一般都需要人工进行原料的翻动,高温状态下,进行原料的处理难度非常大,而且人工进行原料的翻动处理效率低、效果差;这样加工过程中,存在原料受热不均匀的情况,不仅影响加工的效率,而且由于高温状态下操作人员的难度大,操作的风险也非常高,无法实现大量原料的加工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操作且能够高效高质进行建筑废料进行处理的新式脱硫烘干煅烧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式脱硫烘干煅烧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的炉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的炉体右侧设置进料管,所述的炉体左侧设置出料管,所述炉体外部设置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滑轨、驱动轮和驱动电机,所述的滑轨为设置于炉体外壁的环形轨道,所述的驱动轮设置于固定板上且滑轨与驱动轮驱动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结构与驱动轮连接;所述的炉体的内部设置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和加热棒,所述的加热板为1/6的环形板结构,所述的加热板均匀依次设置于炉体的内壁上,所述的加热棒固定于加热板上,所述的加热棒通过电路与供能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供能装置包括功能电源,所述的功能电源设置于炉体的外壁上,所述的功能电源通过电路与加热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炉体外侧设置配重块,所述的配重块设置于功能电源对侧的炉体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所述的供能装置包括接触供电器和供电开关,所述的接触供电器为设置于炉体外部且为环形结构,所述的供电开关对应接触供电器设置于固定板上,所述的触供电器通过电路与加热棒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进料管对应设置管径尺寸相同的上料管,所述的出料管对应设置管径尺寸相同的收料管,所述的进料管和出料管结构相同,所述的上料管和收料管结构相同;所述的进料管和出料管的管口外侧设置耦合板,所述的上料管和收料管的管口位置设置物料板,所述的耦合板和物料板通过耦合夹进行夹紧,所述的耦合夹通过支架固定于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料管和收料管的下方设置固定杆。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板上的上料管和收料管的固定杆的对应位置设置滑槽,所述的固定杆设置于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耦合夹包括固定夹、活动夹和固定机构,所述的固定夹和活动夹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活动夹的顶部设置固定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勒夫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科勒夫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5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