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4507.7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4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娄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08;H04B1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1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量子 批量 身份 认证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用户A与用户B通过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共享一个长度为m的密钥Key;用户A制备一组随机单光子序列,并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单光子序列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序列;用户B基于所述密钥Key依次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后得到执行粒子,并将执行粒子交给用户C;用户C根据测量序列中的粒子并计算得到第一身份信息,用户A根据单光子序列计算得到第二身份信息,当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相等时,用户B身份认证通过。本发明节省了身份认证的时间,提高了身份认证的效率和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身份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身份认证对于大批量的同时认证识别过程中,一般都是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识别,但是,这种批量认证过程中,由于数据采集量大,识别过程复杂,导致了认证的效率较低,而且识别的精度会随着采集的原始数据变化而变低,从而导致的现有的批量身份识别存在精度和效率的问题。
例如,CN111614638A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人脸识别数据分发系统及其分发方法,包括:至少一个应用设备和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处理器、用于收集人脸识别数据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添加标签以及加密处理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保存人脸信息档案的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应用设备认证管理的身份验证模块、用于连接应用设备和数据库服务器的无线网络模块、用于权限配置的权限模块,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储存模块、身份验证模块、无线网络模块、权限模块相连接。这种传统的识别方法计算过程慢,而且精度不高。如何提高批量身份识别的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创新。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量子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
用户A与用户B通过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共享一个长度为m的密钥Key,所述用户B是个体为n的批量群体集合;
用户A制备一组随机单光子序列,并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所述单光子序列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序列;
用户B基于所述密钥Key依次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后得到执行粒子,并将所述执行粒子交给用户C;
用户C根据测量序列中的粒子并计算得到第一身份信息,用户A根据单光子序列计算得到第二身份信息,当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相等时,用户B身份认证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A制备一组随机单光子序列,并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所述单光子序列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序列;包括:
用户A制备的随机单光子序列中含有个单光子,所述序列表示为:;其中,d为大于1的正整数;
用户A制备一组二维经典随机数,其中m为密钥Key的长度;
用户A使用高维量子傅里叶变换对单光子序列进行加密,加密公式表示为:
;其中,;
经过量子傅里叶变换后得到的所述序列表示为。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B基于所述密钥Key依次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后得到执行粒子,并将所述执行粒子交给用户C,包括:
从用户B选择单个用户,对所述序列执行一组操作,操作算符表示为:
,其中,,代表模d加操作;
基于密钥,即,用户对序列中的粒子执行操作后交由用户B中未操作的用户;
用户分别对所述序列执行操作后,由最后一位用户交给用户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师范大学,未经湖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45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超密编码的身份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多级电渗微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