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片及列管式反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4279.3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7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强;苗辉;杨二辉;宋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氢新能(北京)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6 | 分类号: | B01J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98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管 反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片及列管式反应装置,其中隔片包括:圆板;钢管过孔,若干所述钢管过孔均匀设于所述圆板上;缺口,若干所述缺口设于所述圆板上;通过隔板对列管式反应装置进行分割,并对不同区域进行同时供热,并且由于隔片的特殊形状使当热空气从隔片上有缺口一侧的对面一边进入,然后从缺口处绕到另一面,从而使列管式反应装置中各个管及管上各个位置均匀受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管式反应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片及列管式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列管式反应装置是一种呈管状、长径比很大的连续操作反应器。由于长径比很大,所以现有技术一般有轴向温差较大并且有热点出现。这造成在列管式反应装置头部容易造成温度过高影响催化剂进行正常使用,并且尾部容易产生催化剂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隔片及列管式反应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片,包括:
圆板;
钢管过孔,若干所述钢管过孔均匀设于所述圆板上;
缺口,若干所述缺口设于所述圆板上。
优选的,所述缺口的形状为V形。
优选的,相邻所述缺口之间设有一个所述钢管过孔。
优选的,所述圆板由材料不锈钢制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管式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筒,所述反应筒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片,所述反应筒内平行设有若干所述隔片;
分流片,所述反应筒的内壁上设有两个所述分流片,所述隔片位于相邻所述分流片之间,所述分流片上设有若干分流孔;
钢管,所述反应筒内设有若干所述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均与所述分流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钢管从所述钢管过孔中穿过;
热空气管,所述热空气管平行设于反应筒的一侧,所述热空气管通过若干热空气进口与所述反应筒连通;
热空气出口管,所述热空气出口管与所述反应筒连通,所述热空气出口管靠近所述出气口设置。
优选的,所述反应筒的内壁上还设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于所述反应筒的内壁上,所述壳体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的两侧对称设有清理器;
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于所述传动腔的内壁底端;
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与第一锥齿轮连接;
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均与清理器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的中部穿过所述传动腔,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
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套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杆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所述清理器包括:
滑块腔,所述滑块腔设于所述传动腔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滑块腔的内壁转动连接;
滑块,所述滑块套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杆上,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转动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块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氢新能(北京)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氢新能(北京)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4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