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3513.0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1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卢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澧县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5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针灸 护理 | ||
本发明涉及中医针灸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两端转动安装有单向螺杆,所述单向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存储板,所述存储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框,安装框内部通过第二转轴与驱动齿轮进行连接,驱动齿轮上啮合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上安装有连接盒,所述连接盒的顶部开设有存储槽,位于存储槽底部的连接盒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器,且存储盒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组件,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方便装置进行加热存储药液和对患者局部加热处理,方便装置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针灸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
背景技术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国医学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中医针灸具有的功效:疏通经络: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调和阴阳:使人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改善,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扶正祛邪: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
医生在进行中医针灸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护理架对针灸的物品进行放置处理,但是现在的护理架只是起到简单的物品放置处理,无法实现对针灸过程中使用的药液进行加热存储或者需要对患者进行加热处理,这样影响设备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转动安装有单向螺杆,所述单向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存储板,所述存储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框,安装框内部通过第二转轴与驱动齿轮进行连接,驱动齿轮上啮合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上安装有连接盒,所述连接盒的顶部开设有存储槽,位于存储槽底部的连接盒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器,且存储盒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组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四角安装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单向螺杆的一端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另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与连接箱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通过皮带与第一转轴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安装有驱动部。
优选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与存储槽导通连接的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可调节承载机构,所述可调节承载机构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放置组件;底部的所述放置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上滑动安装有承载板,位于承载板底部的支撑杆上安装有复位弹簧,且承载板上固定安装有放置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单向螺杆驱动滑块带动连接箱进行移动处理,驱动齿轮驱动齿条板进行移动,可以实现调节连接盒的方位调节,这样可以方便调节连接盒的方位,连接盒上开设的存储槽可以实现对患者进行中医洗浴治疗;通过转动组件驱动第一转轴进行旋转,可以实现存储槽旋转轴度,配合加热器对存储槽进行加热处理,存储槽可以实现对患者身体局部进行加热处理,方便中医的治疗处理,更好地方便装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澧县中医医院,未经澧县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3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