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风炉系统和热风出口组合砖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3461.7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7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发辉;杨琳;王庭栋;冷承华;杨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9/06 | 分类号: | C21B9/06;C21B9/10;C21B9/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郑梦阁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炉 系统 热风 出口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风炉系统和热风出口组合砖,本热风出口组合砖包括第一层砖体、第二层砖体、第三层砖体以及第四层砖体,第一层砖体包括a环管砖、b环管砖和c环花瓣砖,c环花瓣砖的外围侧与热风炉内侧工作层重质砖连接;第二层砖体包括d环管砖和e环花瓣砖,e环花瓣砖的外围侧与热风炉中间层轻质保温砖连接;第三层砖体包括f环管砖和g环花瓣砖,g环花瓣砖的外围侧与热风炉外侧轻质保温砖连接;第四层砖体包括h环管砖,h环管砖的后端侧与热风支管管道砖连接。本热风出口组合砖,通过改进热风出口组合砖结构,使热风出口部位受力得到改善,从而决热风出口发红及垮塌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风炉砖体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风炉系统和热风出口组合砖。
背景技术
热风炉是高炉炼铁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近年来钢铁企业通过不断提高风温来降低高炉燃料比。随着热风温度的不断提高,热风炉也出现不少问题,其中热风出口管壳发红、组合砖垮塌等现象尤为严重,已成为困扰热风炉的难题之一。
热风炉的热风出口部位存在以下特点:
1)热风出口相当于在热风炉大墙上开一个大圆孔,热风出口局部荷载增大;对于顶燃式热风炉,锥形拱顶位于热风出口上方,导致热风出口不仅存在竖直荷载,还存在指向炉壳的径向水平荷载。
2)燃烧期热风出口部位温度高,送风期热风出口部位温度略低,热风出口部位温度随着热风炉燃烧和送风而产生周期性变化,因而组合砖也产生周期性膨胀与收缩。
综上,由于热风出口部位具有荷载复杂、温度高且周期性膨胀与收缩,因此热风出口部位组合砖的优化设计尤为重要,它关系到热风炉的安全运行。通过对多数热风出口事故分析,热风出口部位环境恶劣、受力复杂、组合砖结构不合理是主要原因,常规组合砖结构已很难适应高风温高风压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风炉系统和热风出口组合砖,旨在通过改进热风出口组合砖结构,使热风出口部位受力得到改善,从而解决热风出口发红及垮塌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风出口组合砖,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层砖体、第二层砖体、第三层砖体以及第四层砖体,其中,
所述第一层砖体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a环管砖、b环管砖和c环花瓣砖,c环花瓣砖的外围侧与热风炉内侧工作层重质砖连接;所述第二层砖体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d环管砖和e环花瓣砖,e环花瓣砖的外围侧与热风炉中间层轻质保温砖连接;所述第三层砖体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f环管砖和g环花瓣砖,g环花瓣砖的外围侧与热风炉外侧轻质保温砖连接;所述第四层砖体包括h环管砖,h环管砖的后端侧与热风支管管道砖连接;
所述a环管砖、b环管砖、c环花瓣砖、d环管砖、e环花瓣砖、f环管砖、g环花瓣砖和h环管砖均由多个依次连接的单砖砌筑形成环形结构,a环管砖、b环管砖、d环管砖和f环管砖的外环侧前后端截面形状均为椭圆形,a环管砖、d环管砖、f环管砖和h环管砖的内环侧前后端截面均为等直径圆形,共同构成圆形热风流体通道。
优选地,所述a环管砖外环侧前后端截面为长轴相等、短轴不等的椭圆形,a环管砖外侧前后端构成椭圆锥面。
优选地,所述b环管砖的内环侧和外环侧形状均为长轴相等、短轴不等椭圆形,b环管砖内外侧前后端均构成椭圆锥面。
优选地,所述a环管砖、d环管砖和f环管砖的上下两端单砖的厚度均大于其两侧单砖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d环管砖外环侧前后端截面为长轴相等、短轴相等的椭圆形,d环外侧前后端构成椭圆柱面。
优选地,所述f环管砖外环侧前后端截面为长轴相等、短轴相等的椭圆形,f环外侧前后端构成椭圆柱面。
优选地,组成a环管砖、b环管砖和c环花瓣砖的单砖的块数和厚度均不相同,各环单砖砖缝相互错开设置以避免通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34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