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热感应的制茶温度测定和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2384.3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0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朱珍梅;林丽娜;陈枫;陈泽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御祥茶科学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信方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7 | 代理人: | 李京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感应 温度 测定 调节 系统 | ||
1.基于热感应的制茶温度测定和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合处理模块(1)、控制单元(5)和感应加热模块(6),所述集合处理模块(1)设有监测单元(2),所述监测单元(2)用于监测制茶温度数据,并通过温度采集单元(3)实时对所述制茶温度数据进行采集后,记录于存储单元(4)内;所述感应加热模块(6)包括定位感应单元(7)、设定单元(8)和温度调节单元(9),当无线信号收发器向监测单元(2)发送激活信号后,控制单元(5)接收被激活信号并传输调节信号至所述定位感应单元(7)激活相应的温度定位器,通过所述设定单元(8)设定加热目标进行温度控制,通过所述温度调节单元(9)达到预设温度阈值,所述温度调节单元(9)传输操作数据保存至所述存储单元(4)进行备份,所述控制单元(5)读取目的温度数据并反馈至所述集合处理模块(1);
所述监测单元(2)在多个所述温度定位器之间测定所述制茶温度数据大于预定阈值时,基于所述控制单元(5)解析的每个所述温度定位器的感测的温度信息,并生成与所述温度定位器位置相应的温度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单元(5)还实时获取风向信息,通过所述风向信息与感测的所述制茶温度数据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温度定位器的个数与方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感应的制茶温度测定和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4)预先储存目标温度信息,所述目标温度信息包括茶叶种类的温度调节信号模板、历史目标温度数据以及室内外温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感应的制茶温度测定和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茶叶种类的温度调节信号模板计算如下,一种茶叶制茶温度的估计值,可以从下面的公式中计算出来:
其中,—— 制茶的环境温度 (℃);
——此茶叶至环境的烘干程度 ( ℃ / W );
——制茶过程中的温度功耗 (W)。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感应的制茶温度测定和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2)基于当前的温度信息与所述目标温度信息进行比对,生成温度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温度控制信号通过所述控制单元(5)发送至所述感应加热模块(6)进行温度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热感应的制茶温度测定和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单元(9)对所述监测单元(2)感测的所述制茶温度数据与所述温度定位器的位置,基于所述温度控制信号进行相应的温度控制,并在温度到达阈值时停止调节并回传返回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感应的制茶温度测定和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单元(9)基于被测对象的温度与热电堆所处的环境温度之间,存在着以下近似关系,公式如下:
其中,——为被测温度(K);
——为制茶工艺过程中所处环境温度(K);
——为所述系统的输出电压(V);
A——为比例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感应的制茶温度测定和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合处理模块(1)还用于将所在制茶工艺制备过程中将温度调节数据生成温度调节标识发送至所述存储单元(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感应的制茶温度测定和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模块(6)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信息和实时测定的温度计算温度控制区中温度控制用的操作量,并将计算出的所述操作量乘以校正所述操作量的系数得到的值作为各温度控制区的操作量,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区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御祥茶科学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华御祥茶科学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23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