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康复用多功能针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02140.5 | 申请日: | 202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1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兵;孙柳青;侯培媚;陈佳怡;李筝;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A61H7/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永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7 | 代理人: | 杨琦玲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康复 多功能 针灸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康复用多功能针灸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杆,四组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套设有支撑杆,四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共同设置有床框,所述床框顶部的中部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床框内侧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支撑板,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的一端套设有缓冲组件,所述底座顶部两端的中部设置有按摩调节组件;本发明通过主动齿轮、电机、限位孔、电动推杆A、螺纹杆、限位杆、从动齿轮、导向杆、弹簧、针灸针、转块、和针槽,之间的互相配合,使得装置可一次性向转块内填充多根针灸针,通过旋转转块的方式,来反复进行施针,无需再一根一根的进行填针,提升了操作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灸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康复用多功能针灸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但是仍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1、现有装置在进行针灸时,一次只能填充一根针灸针,导致治疗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反复进行填针,并且在扎针后进行艾灸时,不便于对针灸头进行更换,降低了使用便捷性;2、现有装置仅能够实现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针灸后难以进行患者身体进行按摩,来提升患者康复速度,使得装置的功能性较差;3、在患者上床接受治疗时,上床时对床体的瞬间压力较强,装置难以对压力有效的进行缓冲,导致装置使用一端时间后,床体容易发生松动损坏,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康复用多功能针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康复用多功能针灸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杆,四组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套设有支撑杆,四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共同设置有床框,所述床框顶部的中部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床框内侧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支撑板,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的一端套设有缓冲组件,所述底座顶部两端的中部设置有按摩调节组件,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纵向位移机构,所述纵向位移机构的顶部设置设置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底部的中部套设有针灸组件,所述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灸炷,所述安装块一侧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机械臂顶部和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齿轮、齿条、卷簧和转杆,所述转杆位于底座顶部两侧的一端,两组所述转杆外侧的两端套设有缓冲齿轮,两组所述转杆外侧靠近缓冲齿轮的两端套设有卷簧,四组所述支撑杆靠近转杆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与缓冲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可对床体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
优选的,所述按摩调节组件包括滑槽、滑块、活动板、按摩器、拉绳、按摩头和电动推杆B,所述滑槽位于底座顶部两端的中部,两组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的顶部共同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部的中部设置有电动推杆B,所述电动推杆B的输出端设置有按摩器,所述按摩器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与支撑板呈交错式分布,所述按摩器两侧的中部设置有拉绳,便于在患者进行针灸后,可通过按摩器来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按摩,可辅助针灸治疗。
优选的,所述针灸组件包括主动齿轮、电机、电动推杆A、从动齿轮、导向杆、弹簧、针灸针、转块、和针槽,所述导向杆位于安装块底部的中部,所述导向杆外侧的底部套设有转块,所述导向杆外侧的顶部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转块顶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多组针槽,多组所述针槽的内侧设置有针灸针,所述安装块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A,所述安装块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套设有与转块相连接的弹簧,可一次性向转块内填充多根针灸针,通过旋转转块的方式,来反复进行施针。
优选的,所述床框顶部两侧的中部设置有导向孔,两组所述拉绳穿过通孔的内侧并设置有握把,便于拉动拉绳,所述床框底部两侧的中部设置有与拉绳相配合的导向轮,用于对拉绳进行导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湖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2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