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速农药残留降解的复合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0907.0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2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林;赵婧羽;宋荣;邵小蓝;胡利锋;郑千琦;王丹;严蓓;柏连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N43/22;A01N25/32;A01N25/12;A01P7/04;A01P2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段红玉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速 农药 残留 降解 复合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速农药残留降解的复合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纳米粒包括芯材和壁材;芯材包括芸苔素内酯和农药活性成分,壁材包括RL/RS和聚羟基烷酸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芸苔素内酯中加入丙酮、水,形成内水相;农药活性成分、壁材溶于与有机溶剂,形成油相;稳定剂溶于水,形成外水相;(2)内水相加入至油相中,超声处理后,获得初乳;再将初乳加入至外水相中,超声处理后,获得复乳;(3)去除复乳中的丙酮和有机溶剂,再依次进行离心、水洗、真空冷冻干燥,即得。本发明制备的加速农药残留降解的复合纳米粒在延长农药的持效期,同时降低农药残留问题,并促进作物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速农药残留降解的复合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农药的使用为保证农产品丰产丰收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农药是一柄“双刃剑”,农药使用造成农产品和环境中农药残留。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途径包括直接施药和植物对土壤中残留农药的吸收。有研究表明虽然土壤中多种农药残留能被检出,但是通过植物吸收导致农产品农药超标的情况较少发生,农药残留主要来源于当季的直接施药。而且当前缓释剂等新剂型农药的应用,增加了农药的持效期,同时也增强农产品农药残留的风险。
农药降解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化学降解和物理降解。其中生物降解包括直接的生物降解和间接生物降解,直接的生物降解主要是农药降解微生物将农药分解利用。间接生物降解一是微生物产生的胞外酶对农药的降解,二是某些激素类物质或内生菌通过诱导植物解毒酶活性提高,增强植物对农药的降解。
植物激素降解农药主要报道有芸苔素内酯增强黄瓜等多种植物对农药的降解,水杨酸也能促进除草剂异丙隆降解,其他激素未见报道,但是很多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植物代谢,也可能会提高植物对农药进行降解。
当前上述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通常是单独使用,增加施药次数或处理程序,且不能保证所有生产者均会采取降解农药的措施,不能确保农药残留安全。而且目前的农药纳米粒的制备多为两种相同性质的农药的包封且制备目的为协同作用增强药效,大部分复合纳米粒的释放时间较长,但长时间的释放并不能起到速效防治病虫草的效果。但如果将这些有利于农药降解的物质通过农药加工,包封于农药中,当农药完成其防治病虫草的使命后,这些降解物质释放,加速农药降解,将一次性达到防治病虫和降解农药残留的目的,且保证每一个使用过农药的地方都有降解剂,可从源头上杜绝农药残留发生。但是目前复合纳米粒的制备多为两种相同性质的农药的包封且制备目的为协同作用增强药效,仅考虑防治效果,对农药残留关注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加速农药残留降解的复合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的加速农药残留降解的复合纳米粒可延长农药的持效期,同时降低农药残留问题,并促进作物生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速农药残留降解的复合纳米粒,所述复合纳米粒包括芯材和壁材;所述芯材包括芸苔素内酯和农药活性成分,所述壁材包括和聚羟基烷酸酯;所述农药活性成分包括杀菌剂、杀虫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为和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采用和聚羟基烷酸酯作为壁材材料,在缓释的基础上,可有效控制农药活性成分、芸苔素内酯的先后释放。
优选的,所述包括PO(季胺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型),包括PO(季铵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型),所述聚羟基烷酸酯的数均分子量具体可为20000-50000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聚羟基烷酸酯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0。
优选的,所述聚羟基烷酸酯的质量比为1:(2.8-3.5);所述由和按质量比1:(3.5-5)组成。在上述质量比下,所得壁材既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且农药活性成分、芸苔素内酯先后释放的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未经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09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