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偶联多肽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00517.3 申请日: 2021-12-09
公开(公告)号: CN114246943B 公开(公告)日: 2023-09-29
发明(设计)人: 陈枢青;王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主分类号: A61K39/385 分类号: A61K39/385;A61K39/00;A61K39/39;A61P35/00;B82Y5/00;B82Y30/00;B82Y40/00
代理公司: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代理人: 金方玮
地址: 311200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分子 多肽 纳米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偶联多肽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疫苗按照摩尔比包括:1具有多反应中心的高分子骨架:8.1接枝分子:49167‑213900有机溶剂:170‑657有机碱;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控多肽与Pam佐剂分子的化学计量比而控制纳米疫苗的颗粒尺寸大小;本发明得到的多肽纳米疫苗具有稳定的结构,几乎不受浓度影响,没有浓度限制条件,且具有稳固共运输佐剂分子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分子偶联多肽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个体化新抗原(neoantigen)癌症疫苗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一条新途径。然而,由于单一的裸肽疫苗只能产生较低的免疫原性。这是由于裸肽容易在体内被分解清除,并且被抗原递送呈细胞(APC),例如树突状细胞(DC)吞噬递呈的效率低下。由于多肽本身性质的多样性,通过两亲性多肽的设计策略,可以同时赋予多肽分子含有疏水片段和亲水片段这样的结构特征。这种两亲性多肽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组装形成超分子胶束结构,然而形成这种结构的前提是自组装多肽分子必须达到其临界胶束浓度。即使将高浓度(大于多肽的临界胶束浓度)注射到生物体内,由于体液的稀释作用,可能会使部分的自组装多肽胶束解体,从而失去纳米颗粒的递送优势。

此外,在递送抗原多肽的同时共运输佐剂分子可极大的提升纳米疫苗的免疫激活能力,常用的自组装多肽共运输佐剂的策略是通过自组装体的疏水内核非共价的结合疏水佐剂分子。然而这种结合方式一方面对于佐剂分子的种类具有较大的限制条件(必须是疏水的),并且非共价的结合方式并不牢固,可能导致佐剂分子泄露出来,从而降低共运输效率。因此,纳米疫苗的精确化学组成也很难确定。

市场需要开发一种解决自组装多肽胶束浓度限制条件,具有稳定共运输佐剂分子能力的多肽疫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偶联多肽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分子偶联的自组装多肽不会受到临界胶束浓度的限制,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高分子多肽疫苗具有稳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分子偶联多肽纳米疫苗,按照摩尔比包括:1具有多反应中心的高分子骨架:8.1接枝分子:49167-213900有机溶剂:170-657有机碱;

接枝分子为共价偶联到高分子骨架上的有机分子,包括:末端含有半胱氨酸的抗原多肽、末端含有半胱氨酸的佐剂分子;所述佐剂分子为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辅助物质;

具有多反应中心的高分子骨架包括:8-Arm PEG-Acrylate(Acrylate修饰)、8-ArmPEG-Mal(Maleimide修饰)、8-Arm PEG-OPSS(Orthopyridyl Disulfide修饰)、8-Arm PEG-VS(Vinylsulfone修饰)、8-Arm PEG-Epoxide(Epoxide修饰)、8-Arm PEG-Alkyne(alkyne修饰)。

前述的一种高分子偶联多肽纳米疫苗,抗原多肽包括:C16-NLVPMVATVKKQYIKANSKFIGITELC,SEQ NO 01;NLVPMVATVKKQYIKANSKFIGITELC,SEQ NO 02;C16-NLVPMVATVKKQYIKANSKFIGITELKKK,SEQ NO 03。

前述的一种高分子偶联多肽纳米疫苗,佐剂分子为Pam2CysSerLysLysLysLys-Cys、Pam2CysSer-Cys、Pam3CysSer-Cys、Pam3CysSerLysLysLysLys-Cys中的一种。

前述的一种高分子偶联多肽纳米疫苗,有机溶剂包括: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未经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0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