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苗早繁的人工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97194.7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4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谢云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大足区穗源种植养殖股份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7;A01K6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纵义天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2 | 代理人: | 曾娟 |
地址: | 4023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苗 人工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水产繁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鱼苗早繁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步骤一:在室外修建一面积30‑‑40平方米,深100‑‑120厘米的产卵池;步骤二:选取体表无外伤、正常进食已受孕的雌鲤鱼;步骤三:在产卵池底部铺设表面粗糙的防护膜:步骤四:消毒产卵池,然后将产卵池内部置入水;步骤五:将选好的雌鲤鱼放入已建好的产卵池中;步骤六:把鱼草扎成圆圈,置于产卵池内部;步骤七:在产卵池内部安装电加水热管,控制电加水热管为20‑25℃,以催雌鲤鱼产卵;步骤八:将已附有鱼卵的鱼草用树杆穿好,每3小时喷水一次,持续3天,喷水要求喷透喷匀,防鱼卵干燥脱水,等待孵化。本方案的鲤鱼早繁殖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苗早繁的人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类的自然繁育是指在每年开春后,气温升高,雌鱼会产卵,通过孵化鱼卵,繁殖孵育新鱼苗。渔业养殖企业大多依靠自然繁育的方式,孵育新鱼苗。通过自然繁育的方式繁殖的鱼苗,各企业鱼苗上市的时间大多相差不大。而在早期很多其他企业又需要大量的鱼苗,这样使得越早上市的鱼苗销售行情越好,鱼苗的单价越高。
公开号为CN10814232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小黄鱼的早繁及快速育苗方法,包括准备亲鱼池和孵化缸、选择亲鱼进行营养强化、排卵受精、受精卵孵化、育苗培育等过程。通过本发明的小黄鱼的早繁育苗方法,可使小黄鱼的产卵受精时间与自然条件相比提前1个月,催产率为88.2±0.2%,受精率为78.4±0.1%,孵化率为76.7±0.1%,小黄鱼体长5cm的鱼苗育出时间与自然条件下培育相比缩短50天,6月初的鱼苗平均体长达到7.8cm,存活率提高20%,实现小黄鱼的早出苗、提前上市,小黄鱼的苗种价格高,经济效益良好。
但是,上述方案对鲤鱼并不实用,鲤鱼的繁殖习性中,鲤鱼早繁需要对其腹部进行按摩,因此,我们需要提供一种鱼苗早繁的人工繁殖方法,以适用于鲤鱼早繁。
发明内容
本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苗早繁的人工繁殖方法以适用于鲤鱼早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提供一种鱼苗早繁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
产卵池内部设有浮球,所述产卵池内部设有浮球,所述产卵池内部设有与之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产卵池侧壁设有第三压力开关,所述第三压力开关和阀门之间电性连接。
当水位过低时,浮球触碰第三压力开关,阀门打开,进水管向水池内部进水,以防止产卵池水位过低。浮球、第三压力开关的相互配合使得产卵池水位过低时自动补水。
进一步,所述浮球两侧设有用于限制浮球左右移动的滤网。为了保证浮球不受鲤鱼撞击影响,浮球两侧设有滤网,一方面保证水流通过,另一方面,防止鲤鱼撞击浮球。
进一步,所述产卵池上设有棚体,所述棚体上设有用于通风的百叶窗。棚体的设置保证产卵池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可以遮风挡雨,保证产卵池内部的繁殖不受影响,百叶窗可以对棚体进行通风,实现空气循环。
进一步,所述棚体上设有固定连接的气缸,所述气缸设在产卵池的底部,所述气缸内部设有滑动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气缸的底部之间设有记忆合金弹簧,所述百叶窗的一端铰接有推杆的一端,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百叶窗的另一端与棚体铰接。
当产卵池内部温度超过变态温度时,记忆合金受热发生形变,将活塞向上推动,推杆也向上推动,使得百叶窗向上转动,为棚体内部通风。当棚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产卵池内部温度低于变态温度,记忆合金弹簧收缩,活塞和推杆向下移动,百叶窗被关闭。
记忆合金弹簧、气缸、活塞和推杆的相互配合使得棚体可以自动调控内部温度,为鲤鱼产卵提供良好的温度,同时,为棚体内部鼓入新鲜空气,增加鲤鱼的氧气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大足区穗源种植养殖股份合作社,未经重庆市大足区穗源种植养殖股份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7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