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多节设备接线的高空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97129.4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0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方;聂星;吴亚龙;冯彦栋;胡菊;邓冠;冉涛;付同福;刘志斌;王涛;林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H02G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张永强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设备 接线 高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多节设备接线的高空接线装置,其包括挂靠单元,所述挂靠单元包括底座、多节电压互感器和多节避雷器,所述多节电压互感器同轴心设置在底座顶部,所述多节避雷器设置在多节电压互感器的顶部,以及;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电磁三角块、上夹头、下夹头、连接板和接线杆,所述电磁三角块设置在接线杆上,所述连接板顶部连接上夹头,所述连接板底部连接下夹头,所述电磁三角块位于下夹头下方,所述上夹头连接接线杆,以及;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旋转杆、伸缩杆和固线头,所述旋转杆设置在接线杆上,所述伸缩杆同轴心设置在旋转杆内,所述固线头设置在伸缩杆的顶部,本发明便于保存和运输,g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接线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多节设备接线的高空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接线方式一:借助高空作业车进行直接接线,高空作业车将人员及测试线送至相应的接线位置,直接接线,目前主流接线方式二:高空作业车结合传统接线杆进行接线,方法是:操作高空作业车将人员送至设备中间位置,利用携带的传统接线杆接线,以上接线方式的弊端:有高空作业车作业成本高,效率低;一半左右500kV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场地高空作业车无法进入;耐压要求绝缘安全距离很难可靠固定;试验仪器多配测试线夹接线不牢靠,容易遇外力掉落,安全隐患大;设备高度高,不便于观察、判断设备试验时的状态;500kV场地感应电强,人员接线安全隐患大,还可能影响试验测试精度。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高空接线安全隐患大,成本高,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多节设备接线的高空接线装置,其包括挂靠单元,所述挂靠单元包括底座、多节电压互感器和多节避雷器,所述多节电压互感器同轴心设置在底座顶部,所述多节避雷器设置在多节电压互感器的顶部,以及;
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电磁三角块、上夹头、下夹头、连接板和接线杆,所述电磁三角块设置在接线杆上,所述连接板顶部连接上夹头,所述连接板底部连接下夹头,所述电磁三角块位于下夹头下方,所述上夹头连接接线杆,以及;
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旋转杆、伸缩杆和固线头,所述旋转杆设置在接线杆上,所述伸缩杆同轴心设置在旋转杆内,所述固线头设置在伸缩杆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应用于多节设备接线的高空接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多节电压互感器上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多节避雷器上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互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应用于多节设备接线的高空接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磁三角块上设置有三角柱、第一弹簧、电磁底座、夹槽和圆孔,所述第一弹簧顶部连接三角柱,所述第一弹簧底部连接电磁底座,所述夹槽设置在三角柱的端面上,所述圆孔设置在电磁底座的端面上,所述接线杆穿过圆孔。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应用于多节设备接线的高空接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夹头上设置有第一齿板和转动槽,所述第一齿板设置在上夹头的端面上,所述转动槽设置在上夹头上,所述接线杆顶部设置在转动槽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应用于多节设备接线的高空接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夹头上设置有第二齿板和卡柱,所述第二齿板设置在下夹头的端面上,所述卡柱设置在下夹头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应用于多节设备接线的高空接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活动槽、第二弹簧和挡板,所述活动槽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卡柱穿过活动槽,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连接板的端面上,所述挡板设置在第二弹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7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净化装置及空气消杀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防护的煤矿井下钻孔设备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