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排量抽油泵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6436.0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卢惠东;刘彦辉;刘军杰;林成尧;田杰;马琳;王小山;李刚;龚山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汇诚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16;F04B53/14;F04B5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量 抽油泵 | ||
一种变排量抽油泵,包括上泵筒、上柱塞、联通接头、上进油阀、泵间连接杆、泵间油管、下泵筒、下柱塞、下进油阀,上柱塞上有排出阀,上柱塞与上泵筒配合密封,下柱塞上有排出阀,下柱塞与下泵筒配合密封,上进油阀安装在上泵筒的下部,下进油阀安装在下泵筒的下部,泵间油管的上部与上进油阀下部连接,下泵筒的上部与泵间油管的下部连接,上柱塞、联通接头、泵间连接杆、下柱塞依次连接,联通接头上有联通槽,上泵筒下部、下泵筒上部的井液能通过联通槽向上流动,泵间油管的长度大于100m,泵间连接杆的长度与泵间油管相配套,使下柱塞随泵间连接杆往复运动时处于下泵筒内,上泵筒的泵径大于下泵筒的泵径,上柱塞的直径大于下柱塞的直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抽油用的设备,是一种变排量抽油泵。
背景技术
有的抽油井在开抽初期原油粘度低,地层供液能力强,套管内的动液面高,产液量高,如蒸汽吞吐后开采的稠油井,需要大排量生产,在开井后期,地层供液能力变差,套管内的动液面低,产液量下降,原油粘度升高,需要抽油泵的排量变小,需要加深抽泵的深度才能保证油井有一定的产量,普通抽油泵适应不了这种变化和要求。只有将抽油管柱起出下入泵径小、泵挂深的抽油管柱,这样做一方面使油井生产间断,影响油井产量,也打乱油层内部的运移,对以后的采油造成影响;另一方面需要上动力设备,将现有管柱提出,再下入新的深抽管柱,需要增加油井作业费用。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技术人员研制了变排量抽油泵,使开井初期为大排量泵生产,待产量下降,供液能力下降后,再由小排量泵生产。现有的变排量泵虽然不需要将全部管柱提出,但要在井口进行碰泵或上提一根抽油杆或下放一根抽油杆等操作,这些操作都需要停抽一定时间(顺利的话需要几个小时),而且仍然需要上动力设备;由于在地面操作时要使井下工具动作才能实现变排量,因此,现有的变排量泵还存在工具的可靠性问题,经常出现井下工具不能可靠动作的问题,使其变排量的成功率达不到100%。
现有的变排量泵还存在泵深不能调整的问题,排量大时,抽油系统的负荷就大,为了适应抽油机、抽油杆的要求,泵的深度不能深下,使其生产后期,油井动液面下降泵的沉没度变小后,泵的沉没度不能满足抽油泵的抽汲条件,造成因供液不足而停产。
现有的变排量泵由于变排量时要停抽数小时,这段时间泵上油液中所含的砂粒会下沉,砂卡泵或砂埋泵,造成重新开抽困难或不能再开井生产,需要上作业提出管柱清砂,产生重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变排量抽油泵,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其能自动变排量,提高变排量的可靠性,延长油井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上泵筒、上柱塞、联通接头、上进油阀、泵间连接杆、泵间油管、下泵筒、下柱塞、下进油阀,上柱塞上有排出阀,上柱塞与上泵筒配合密封,下柱塞上有排出阀,下柱塞与下泵筒配合密封,上进油阀安装在上泵筒的下部,下进油阀安装在下泵筒的下部,上泵筒、上柱塞、上进油阀组成上泵,下泵筒、下柱塞、下进油阀组成下泵,泵间油管的上部与上进油阀下部连接,下泵筒的上部与泵间油管的下部连接,上柱塞、联通接头、泵间连接杆、下柱塞依次连接,联通接头上有联通槽,上泵筒下部、下泵筒上部的井液能通过所述的联通槽向上流动,泵间油管的长度大于100m,泵间连接杆的长度与泵间油管相配套,使下柱塞随泵间连接杆往复运动时处于下泵筒内,上泵筒的泵径大于下泵筒的泵径,相应的上柱塞的直径大于下柱塞的直径。
在联通接头与泵间连接杆之间安装脱接器,脱接器分开成上体和下体,脱接器的上体与联通接头的下部连接,脱接器的下体连接在泵间连接杆的上部,脱接器的上体与下体接触时,能使脱接器的上体与下体对接成一体,从而将联通接头与泵间连接杆连接成一体。
脱接器的外径小于上进油阀的内径,使其脱接器能通过上进油阀,下井时,先依次下入下进油阀、下泵筒、泵间油管,再依次下入下柱塞、泵间连接杆、脱接器的下体,下柱塞处于下泵筒内的下部时,脱接器的下体的上部处于泵间油管的上部接箍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汇诚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市汇诚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6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