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条形件的外翻折弯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6175.2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7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讯齐微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45/04;B21D1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所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3 | 代理人: | 徐典 |
地址: | 21531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条形 外翻 折弯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条形件的外翻折弯模具,包括模块,包括外模块、内模块,外模块自身顶部包括一对镜像布置的斜向板,两个斜向板各自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各自底部之间的距离;两个内模块镜像布置在两个斜向板之间,每个内模块的横断面轨迹为L形;弹性件,包括横向压簧、竖向压簧;内模块固定有穿过斜向板的导柱,导柱上套有横向压簧;竖向压簧设在外模块的内部并且在内模块的下方,竖向压簧的顶部设有与内模块底部接触的顶升块;横向压簧、竖向压簧为两个内模块提供外翻的弹性势能。采用此发明横向压簧与竖向压簧相互作用,提供了较大的弹性势能,避免排料卡塞。横向压簧向两侧拉,竖向压簧向上顶,对每个压簧的弹力要求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条形件的外翻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长条工件的折弯模具也是较长的,在冲压折弯后这类模具会有一个外翻的动作,促使折弯后的成品脱料。但是长条工件尺寸越长,整体形变等不可控的因素会更多,有时会出现长条工件的脱料不畅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条形件的外翻折弯模具,横向压簧与竖向压簧相互作用,提供了较大的弹性势能,避免排料卡塞。横向压簧向两侧拉,竖向压簧向上顶,对每个压簧的弹力要求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条形件的外翻折弯模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条形件的外翻折弯模具,包括:模块,包括外模块、内模块,外模块自身顶部包括一对镜像布置的斜向板,两个斜向板各自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各自底部之间的距离;两个内模块镜像布置在两个斜向板之间,每个内模块的横断面轨迹为L形;弹性件,包括横向压簧、竖向压簧;内模块固定有穿过斜向板的导柱,导柱上套有横向压簧;竖向压簧设在外模块的内部并且在内模块的下方,竖向压簧的顶部设有与内模块底部接触的顶升块;横向压簧、竖向压簧为两个内模块提供外翻的弹性势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模块起到整体底座的作用,两个L形的内模块作为内部的整形部件,当上方的下压设备挤压条形工件时,两个L形的内模块也同时因下压力而适当内缩,实现对槽钢形工件的折弯整形。
当折弯为成品后进行脱料时,内模块被弹性趋势而外翻,构成了口部宽、底部窄的直线槽形态。实现条形工件的脱料,避免条形工件与内模块相互卡塞。横向压簧与竖向压簧相互作用,提供了较大的弹性势能,进一步避免排料卡塞的现象。横向压簧主要是向两侧拉,竖向压簧是从中部向上顶。这样对每个向压簧、竖向压簧自身的弹力要求低,对零部件的要求低。顶升块起到中间物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内模块包括相互垂直固定的侧壁板、底部板;当底部板呈水平状态时,两个内模块各自的底部板的边沿相互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内模块处在最内收状态时,相互靠近处是接触的。两个内模块各具备一定小角度范围内的摆动自由度。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当底部板呈水平状态时,斜向板内壁与侧壁板外壁之间存在间隙;导柱背离内模块的一端具备径向延伸的挡片,横向压簧的一端与挡片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柱活动穿过斜向板,导柱的轴端具备挡片,从而实现了压簧为内模块提供外翻弹力的可能。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导柱与侧壁板垂直固定,若干个横向压簧沿外模块自身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无论需要整形的条件工件长度有多长,只需等间距布置压簧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顶升块的形心位于两个内模块空间对称面上,外模块具备容纳竖向压簧、顶升块的直线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顶升块可以同时对称作用两个内模块。直线槽为顶升块的竖向升降提供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讯齐微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讯齐微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6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