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OC-CFD耦合的循环泵系统能量变化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5992.6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6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张孝铭;朱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30/23;G06Q10/04;G06F113/08;G06F113/1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昊泽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49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oc cfd 耦合 循环 系统 能量 变化 预测 方法 | ||
1.基于MOC-CFD耦合的循环泵系统能量变化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如下:
首先,构建由管道、阀门、水箱、离心泵组成的循环泵系统;然后,进行离心泵和阀门的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与管道的一维特征线法耦合分析,具体过程如下:离心泵和阀门的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中每次迭代后将进、出口的压力传到管道的一维特征线法分析中,一维特征线法分析得到的体积流量与离心泵和阀门的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中速度交界面的体积流量进行比较,达到收敛标准则进行下一个时间步长的计算,否则根据一维特征线法分析得到的体积流量计算结果,在离心泵和阀门的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中重新拟合新的边界条件进行迭代计算;最后,根据水箱进、出口水头计算结果,以及离心泵和阀门的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与管道的一维特征线法耦合分析模拟计算得到的结果,建立无量纲场的能量函数,对循环泵系统的能量变化进行预测;所述的能量函数计算公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MOC-CFD耦合的循环泵系统能量变化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能量梯度的对数LGK表达式如下:
LGK=log10 K。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MOC-CFD耦合的循环泵系统能量变化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管道的一维特征线法分析过程如下:
有压引水管道内的水流均满足运动方程和连续性方程;
运动方程:
连续性方程:
式中,V为管道内的水流瞬时流速,t为时间,x为沿管道轴线坐标轴距离,H为瞬时水头,g为重力加速度,D为管道直径,f为Darcy-Weisbach摩擦系数,c为水锤波速,α为微管段轴线与水平方向夹角,当微管段高度沿水流方向增加时,α为正;
将长度为L的管道分为N段,每段的长度均为Δx=L/N,时间步长为Δt=Δx/c,采用一维特征线法将运动方程和连续性方程转换为全微分方程形式,然后构造时间与空间网络,进而使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得到管道各位置处在对应时刻的水头;
使用有限差分法构造出特征线差分网络,设在t0时刻从A点传出一个正向水锤波C+,经过Δt时间传播了xi-xi-1段距离而到达P点,则将从A点到P点的正特征线方程沿正水锤传播特征线积分,并化简得:
式中,HP为P点处的水头,QP为P点处的体积流量,HA为A点处的水头,QA为A点处的体积流量,a为中间过渡变量,A为管道横截面积,xi-1为A点的管道沿程长度,xi为P点的管道沿程长度;
设在t0时刻从B点传出一个负向水锤波C-,经过Δt时间传播了xi+1-xi段距离而到达P点,则将从B点到P点的负特征线方程沿负水锤传播特征线积分,并化简得:
式中,HB为B点处的水头,QB为B点处的体积流量,xi+1为B点的管道沿程长度;
最终整理得,沿正水锤传播特征线时P点处的体积流量为:
QP=Kp-KaHP (5)
沿负水锤传播特征线时P点处的体积流量为:
QP=Kn+KaHP (6)
联立式(5)和式(6),得管道P点位置处体积流量和水头的最终表达式:
则记管道任一点位置处体积流量和水头的最终表达式为:
其中,
Kp=QA+KaHA-KfQA|QA| (9)
Kn=QB-KaHB-KfQB|QB| (10)
式(7)和式(8)等式右边的每一个参数都可以通过前一个时刻的参数计算得到,因此,得出有压引水管道内瞬变流的数值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59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