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客流监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94992.4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2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现款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30 | 分类号: | G06Q50/3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客流 监测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车辆客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辆空载状态下在预设站台区间行驶时的空载车轮轮径值;
在车辆载人状态下,设置多个载人数量,依次获取车辆承载不同载人数量在预设站台区间行驶时的载人车轮轮径值,其中,每个载人数量对应一个载人车轮轮径值;
根据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载人车轮轮径值和所述空载车轮轮径值计算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轮径变化值;
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车轮的实际轮径变化值,根据所述载人数量、所述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轮径变化值以及所述实际轮径变化值获取车载人数;
所述获取车辆空载状态下在预设站台区间行驶时的空载车轮轮径值,包括:
获取车辆空载状态下在每段站台区间行驶的距离以及行驶每段距离过程中记录的车轮脉冲计数,所述预设站台区间包括多段站台区间;
根据所述每段站台区间的距离、每段距离过程中记录的车轮脉冲计数以及单个脉冲对应弧度计算空载车轮轮径值;
所述根据所述每段站台区间的距离、每段距离过程中记录的车轮脉冲计数以及单个脉冲对应弧度计算空载车轮轮径值,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空载车轮轮径值R0:
其中,Sn_0为车辆空载状态下行驶第n段站台区间的距离,Nn_0为车辆空载状态下行驶第n段站台区间的距离记录的车轮脉冲计数,α为单个脉冲对应弧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客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获取车辆承载不同载人数量在预设站台区间行驶时的载人车轮轮径值,包括:
依次获取车辆承载不同载人数量在每段站台区间行驶的距离以及行驶每段距离过程中记录的车轮脉冲计数,所述预设站台区间包括多段站台区间;
根据所述每段站台区间的距离、每段距离过程中记录的车轮脉冲计数以及单个脉冲对应弧度计算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载人车轮轮径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客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段站台区间的距离、每段距离过程中记录的车轮脉冲计数以及单个脉冲对应弧度计算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载人车轮轮径值,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载人车轮轮径值Rm:
其中,Sn_m为车辆载人数量为m时行驶第n段站台区间的距离,Nn_m为车辆载人数量为m时行驶第n段站台区间的距离记录的车轮脉冲计数,α为单个脉冲对应弧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客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载人车轮轮径值和所述空载车轮轮径值计算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轮径变化值,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轮径变化值ΔRm:
ΔRm=Rm-R0
其中,Rm为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载人车轮轮径值,R0为空载车轮轮径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客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载人数量、所述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轮径变化值以及所述实际轮径变化值获取车载人数,包括:
当载人数量与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轮径变化值呈线性变化时,根据如下公式进行拟合:
ΔRm=k×m+b
其中,k和b为拟合得到的拟合系数,m为车辆载人数量;
根据所述拟合系数得到车载人数公式为:
其中,x为车载人数,ΔRx为实际轮径变化值,ΔRm为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轮径变化值;
根据所述车载人数公式和实际轮径变化值获取车载人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客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载人数量、所述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轮径变化值以及所述实际轮径变化值获取车载人数,包括:
根据所述载人数量以及每个载人数量对应的轮径变化值获取轮径变化值与载人数量对应关系表;
将实际轮径变化值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的每个轮径变化值进行差值运算,并获取最小差值;
根据所述最小差值获取其对应的轮径变化值,再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表查找所述轮径变化值对应的载人数量,以获取车载人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49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