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状骨骨折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92486.1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5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韩延明;王黎锋;王珂;焦文仓;赵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延明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许宁 |
地址: | 4675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骨折 吸收 材料 固定 系统 | ||
一种管状骨骨折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系统,包括可吸收材料髓内钉和若干个固定螺栓。所述髓内钉包括主钉本体和调节组件,主钉本体呈筒状,主钉本体筒壁两端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连接孔,筒壁中间开设有调节螺纹孔。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栓和相对设置的两个调节单元,通过调节单元内的元件的配合实现髓内钉的直径大小的调整。本发明改变了目前传统的固定方式,合理利用力学原理,使其内固定承受力量减到最小,通过外形结构设计增强了可吸收材料内固定的强度,创伤较小,采用可吸收材料,术后无需取出内固定,减少病人的伤害和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折内固定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状骨骨折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学的众多学科中创伤骨科属于发展比较快的学科。其中,骨折固定方面,从371钢发展到现在的钛合金,钢板类型由普通钢板发展到有限接触加压钢板,再到目前应用的锁定板,也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对于管状骨骨折,目前医疗手术中一般选择钢板内固定或者髓内交锁钉固定。钢板内固定需要较大的切口,从而造成创伤较大,钢板为单边固定,这种方式力学原理不佳,并且钢板下及钉孔周围的力量较大,会影响局部的血运,因而对骨折愈合有一定影响。髓内交锁钉固定可以减少创伤,但是需要整个髓腔扩髓,因而儿童骨折并不适用,同时这些内固定材料都需要在骨折愈合后取出,所以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这种方式会增加患者的创伤和费用。
当前,医学上有可吸收内螺钉,但是固定强度较差,因此可吸收内螺钉只能在不负重的骨折部位使用,应用范围严重受限。按照当前的固定方式,这需要较高的强度,二而可吸收材料强度不高,容易出现断裂导致内固定失效。管状骨很多需要起到负重作用,因此以当前的可吸收材料固定方式是不满足要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管状骨骨折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系统,不再采用单边固定的方式,同时也不需要整个髓腔扩髓,改变了目前传统的固定方式,合理利用力学原理,使其内固定承受力量减到最小,通过外形结构设计增强了可吸收材料内固定的强度。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状骨骨折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系统,包括可吸收材料髓内钉和若干个固定螺栓,所述髓内钉包括主钉本体和调节组件,主钉本体呈筒状,主钉本体筒壁两端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连接孔,筒壁中间开设有调节螺纹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栓和相对设置的两个调节单元,调节螺栓通过主钉本体上的调节螺纹孔旋入主钉内,调节螺栓旋入主钉本体内的一端设置第一锥形尖头,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轴向推动杆、径向推动杆和弧形调节板,轴向推动杆位于主钉本体内部中间并且沿主钉轴向延伸,轴向推动杆远离调节螺栓的一端设置第二锥形尖头,多个径向推动杆沿轴向推动杆上的第二锥形尖头的周向均匀分布,径向推动杆远离轴向推动杆的一端通过连接孔伸出并且固定连接有弧形调节板。
作为本发明一种管状骨骨折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主钉本体内嵌设有可吸收材料内芯,内芯内部开设有轴向延伸的轴向盲孔,轴向推动杆嵌设在轴向盲孔内,内芯中间开设有径向延伸的调节盲孔,调节盲孔和主钉本体上的调节螺纹孔相对应,调节盲孔开口端孔壁上设置螺纹,调节螺栓旋入调节盲孔内,内芯两端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径向延伸的连接盲孔,连接盲孔和连接孔相对应,径向推动杆通过连接盲孔伸出主钉本体后并且与弧形调节板固定连接,调节盲孔和连接盲孔分别和轴向盲孔相交。
作为本发明一种管状骨骨折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轴向推动杆外套设有套筒,套筒径向方向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支撑柱,支撑柱远离套筒的一端与主钉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管状骨骨折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调节螺栓上的第一锥形尖头上开设有与轴向推动杆配合滑动的滑槽。
作为本发明一种管状骨骨折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轴向推动杆上的第二锥形尖头上开设有与径向推动杆配合滑动的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延明,未经韩延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2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边缘计算的巡检车辆主动配电调度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孔钻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