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 MEC电力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2022.0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虞跃;吴鹏;姚继明;王玮;郭云飞;刘川;吴军民;张刚;李炳林;黄在朝;张浩;卜宪德;陶静;张增华;王向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22 | 分类号: | H04L47/22;H04L47/24;H04L47/25;H04L45/745;H04L6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林韵英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ec 电力 业务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1.一种5G MEC电力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电力业务优化传输模块,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解析预设协议数据包,分析待匹配报文是否为需要优先处理的目标报文,所述目标报文为IEC61850和/或IEEE1613协议规定的控制类报文和/或保护类报文;
当所述待匹配报文为需要优先处理的目标报文时,基于预设传输规则,通过路由表查找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网络端口;
当所述目标网络端口发生报文拥堵时,基于所述预设传输规则,对通过所述目标网络端口除去所述目标报文的剩余其他报文进行限速,统计并传输所述目标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 MEC电力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匹配报文不是所述目标报文时,在5G MEC网络协议栈的传输队列中按照先后传输顺序传输所述待匹配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 MEC电力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不存在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报文的的所述预设传输规则时,将所述目标报文配置优先级添加在5GMEC网络协议栈传输队列中传输所述目标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 MEC电力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解析预设协议数据包,分析待匹配报文是否为需要优先处理的目标报文,包括:
获取5G核心网的通信接口;
获取所述通信接口对应的预设协议数据包,所述预设协议数据包为GTP协议数据包;
按照所述GTP协议数据包的层状结构的先后解析顺序,解析所述GTP协议数据包以获取待匹配报文;
通过匹配所述目标报文的协议关键字段与所述待匹配报文,分析所述待匹配报文是否为需要优先处理的目标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 MEC电力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传输规则,通过路由表查找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网络端口,包括:
从所述路由表中获取所述目标报文对应的MAC地址和/或IP地址和/或网络协议;
根据所述目标报文对应的MAC地址和/或IP地址或网络协议与所述预设传输规则匹配,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网络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5G MEC电力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传输规则包括预设传输时延和/或预设传输路径和/或预设传输带宽和/或预设端口指令中一种或任几种规则。
7.一种5G MEC电力业务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电力业务优化传输模块,该装置,包括如下模块:
目标报文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待匹配报文是否为需要优先处理的目标报文,所述目标报文为IEC61850和/或IEEE1613协议规定的控制类报文和/或保护类报文;
目标网络端口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待匹配报文为需要优先处理的目标报文时,基于预设传输规则,通过路由表查找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网络端口;
报文限速统计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网络端口发生报文拥堵时,基于所述预设传输规则,对通过所述目标网络端口除去所述目标报文的剩余其他报文进行限速,统计并传输所述目标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5G MEC电力业务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待匹配报文不是所述目标报文时,在5G MEC网络协议栈的传输队列中按照先后传输顺序传输所述待匹配报文。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5G MEC电力业务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5G MEC电力业务数据传输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20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