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腰果加工机及控制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489794.9 申请日: 2021-12-08
公开(公告)号: CN114304659A 公开(公告)日: 2022-04-12
发明(设计)人: 张中润;高燕;黄海杰;黄伟坚;肖丽燕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N5/00 分类号: A23N5/00;G05D27/02
代理公司: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代理人: 王余钱
地址: 571101 *** 国省代码: 海南;4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联网 腰果 加工 控制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腰果加工机及控制方法,属于腰果加工领域,包括加工系统以及入料系统,所述入料系统包括入料箱体,所述入料箱体的四周均设置有网状面板,而且其中一面的网状面板连接第一通道面板,所述第一通道面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连接封口板,所述封口板上设置有扣环,所述扣环与卡扣进行配合,所述卡扣设置于第二通道面板上,所述第二通道面板固定于所述入料箱体上。本发明在腰果进行蒸煮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保持恒温,还能使得腰果在蒸煮过程中均匀受热,提高了果壳和果仁的分离率;另一方面,本装置具有保温效果,在进行多次蒸煮时,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加节能。再一方面,本发明为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程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腰果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腰果加工机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腰果漆树科腰果属常绿乔木,是热带重要干果和油料树种,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腰果原产巴西东北部南纬10度以内的地区,16世纪上半叶传入亚洲和非洲,现已遍及东非和南非各国。目前,世界上腰果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印度、巴西、越南、莫桑比克、塔桑尼亚。在我国,腰果已有60多年的引种栽培历史,栽培地区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云南西双版纳。但是通过试验研究和企业走访调研发现,目前我国乃至世界的腰果加工业仍存在许多问题。腰果也可用于酿酒,制作果汁、果冻、蜜饯和泡菜等。果壳含壳液45%左右,壳液含有腰果壳油酸90%,卡杜酚10%。腰果壳油是一种干性油,可制作高级油漆和彩色胶卷着色剂。腰果壳粉可用作优质制动衬片(刹车片)、橡胶填充剂和海底电缆绝缘材料等。我们常说的腰果通常指腰果仁,但实际与腰果树连接的部分是腰果的果托即腰果梨,坚果腰果生长于腰果梨的下部,经过脱壳处理后才成为我们常见的腰果仁。

热加工是坚果类最常用的加工方式,常见的有烤、油炸、高压蒸汽、水煮等。经过热加工后,坚果的香味和口感更佳焙烤两种热加工方式对非洲核桃营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加工方式对非洲核桃中粗蛋白、粗脂肪及糖类物质的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会导致纤维和大多数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显著降低;说明热加工可能会破坏坚果中的特定营养物质,从而导致坚果的营养性下降。现如今,腰果加工设备还大多数依赖人工,加工效率低;特别是在蒸煮工序当中,蒸煮工序的目的是为了将果壳和果肉分离,实践证明腰果在蒸煮过程中受热不均匀,温度不好控制,严重影响了蒸煮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腰果加工机及控制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腰果加工机,包括加工系统以及入料系统;

其中,所述加工系统包括加工箱体,所述加工箱体的内部为隔层设计,所述隔层内设置有石棉,且所述加工箱体外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另一端接通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接通外侧水源;

所述入料系统包括入料箱体,所述入料箱体的四周均设置有网状面板,而且其中一面的网状面板连接第一通道面板,所述第一通道面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连接封口板,所述封口板上设置有扣环,所述扣环与卡扣进行配合,所述卡扣设置于第二通道面板上,所述第二通道面板固定于所述入料箱体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入料箱体上还设置有电机固定件,所述电机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与丝杆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丝杆一端固定于所述加工箱体上,中间端固定于丝杠固定块上,尾端固定于所述加工箱体上,所述丝杠固定块固定于入料箱体上,使得在第一驱动电机的运作下,所述入料系统沿着丝杆的驱动方向做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工箱体上还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内设置有至少两组导杆,使得导杆在直线轴承内做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杆的两端均固定于入料箱体上,且所述导杆之间为平行设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9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