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桃树产量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9629.3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5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亮;周雯;杨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容市秀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B79/02;A01C21/00;A01G7/06;A01G13/02;A01G13/10;A01G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桃树 产量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桃树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种植土壤的处理、桃树苗的处理、桃树苗的种植、桃树苗的检查、桃树苗的处理、桃树的防护、幼果的处理、桃树树枝的防护、桃子的维护和桃子的采摘。该提高桃树产量的种植方法,设置有采用一年生桃树苗,桃树苗的整体质量较小,在移摘时对桃树苗的枝干损伤较小,有利于保持桃树苗的完整性,且一年生桃树苗根系较短,在栽培时,所需的苗坑更小,十分方便对其进行种植,并且通过防护网的搭建减少鸟类动物对桃子的损坏,提高桃树的产量,通过遮阳布的防护和洒水降温,对桃树枝干进行保护,防止落果现象的发生,进一步降低桃子的损失,增加桃树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桃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桃树产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桃树为落叶乔木,树皮黑色,高达8米,小枝红褐色或褐绿色,无毛。芽密被灰色绒毛。叶椭圆状披针形,长7~15cm。花单生,径约3cm,粉红色。果近球形,径5~7cm,表面密被绒毛。花期3~4月,先叶开放,果6~9月成熟。为常见的果树及观赏花木。果肉清津味甘,除生食之外亦可制干、制罐。果、叶均含杏仁酣,均可入药,是果农主要种植的果树之一,而现有的桃树种植方法,不利于果树幼苗的存活,导致果树在移栽的过程中发生死苗现象,使桃树产量的受到影响。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提高桃树产量的种植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桃树产量的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桃树种植方法,不利于果树幼苗的存活,导致果树在移栽的过程中发生死苗现象,使桃树产量的受到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桃树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植土壤的处理:挑选一块合适的土地,对土地进行翻土、平整、浇水处理,空置土地一段时间,对土地进行一次除草剂喷洒,再次对土地进行翻土,进行一次除虫剂喷洒和肥料添加,将土地翻土、平整后进行放置。
(2)桃树苗的处理:选取一定数量的一年生桃树苗,挑选其中根系稀少、干燥或者主干弯曲的桃树苗去除,然后检查桃树苗根系中的是否含有根瘤和根结线虫,去除含有根瘤和根结线虫的桃树苗,留下合格的桃树苗备用。
(3)桃树苗的种植:使用铁锹将步骤(1)的土地进行挖坑,使苗坑在土地上均匀分布,将步骤(2)中的树苗放置在苗坑中,进行填土,浇水。
(4)桃树苗的检查:在桃树苗栽培后一段时间,对桃树苗的种植情况进行检查,查看桃树苗是否发生倾斜,栽培的土壤是否发生开裂,对倾斜的桃树苗进行扶正,对土壤开裂处进行填土处理,待桃树苗生长一段时间后,检查桃树苗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死苗,按照步骤(3)进行补种,定期对树苗进行浇水。
(5)桃树苗的处理:待树苗生长一段时候后,对桃树苗的枝叶进行修剪,去除多余的树枝,在桃树的下方进行一次施肥,然后定期对桃树苗进行修剪、施肥和除虫,直至树苗生长至成苗。
(6)桃树的防护:在桃树种植的土地四周搭建防护网,对桃树进行防风、防鸟处理。
(7)幼果的处理:对桃树上的幼果进行筛选,摘除其中体型较小、果型不规整的幼果,然后检查一个桃树枝干上幼果的数量,对其上超出数量的幼果进行摘除。
(8)桃树树枝的防护:使用温度计对桃树种植地四周的温度进行监控,在高温时,对桃树主干进行遮阳,并在桃树四周进行洒水降温。
(9)桃子的维护:定期检查桃子的生长情况,及时摘除不合格的桃子,定期进行施肥、浇水和除虫。
(10)桃子的采摘:待桃子块成熟时,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采摘,使用泡沫套进行包装,然后装箱运输。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土地要求为平整、开阔的,土地的PH为5-7,空置是时间为120-360天,添加的肥料为硫酸钾复合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容市秀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句容市秀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96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