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酸精制用多功能高效阻聚剂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89381.0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9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占凯;靳正正;赵阳;赵甲;张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7/075 | 分类号: | C07C57/075;C07C5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酸 精制 多功能 高效 阻聚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烯酸精制用多功能高效阻聚剂,该阻聚由液相阻聚剂、气相阻聚剂、分散剂和溶剂四个组分组成,由液相阻聚剂、气相阻聚剂、分散剂和溶剂四个组分组成,其中液相阻聚剂为受阻胺类化合物,气相阻聚剂为亚硝基化合物,所述的溶剂为工业级的N‑甲基吡咯烷酮、二乙二醇单丁醚、N,N‑二甲基甲酰胺、环丁砜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高效阻聚剂的阻聚性能优异,具有阻聚、分散等多种功能,可有效抑制丙烯酸的聚合,同时可有效防止不可避免的聚合物结垢并黏附在蒸馏精制设备上,保证丙烯酸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丙烯酸装置的提质增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助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丙烯酸精制过程中使用的多功能高效阻聚剂。
背景技术
丙烯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及合成树脂单体,至2015年我国丙烯酸装置产能达324.2万吨/年,成为世界丙烯酸产能最大的国家。由于丙烯酸属于极易聚合的乙烯基单体,在生产过程中,其聚合现象普遍存在。对于生成低聚物的反应,如二聚反应等,由于分子量很小,且反应可逆,可采取适宜措施将其抑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上。但乙烯基聚合会生产大分子量、高度不溶、外观呈爆米花或橡胶状的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堵塞管道、塔板、泵体等设备,对工艺和装置的运行常常造成颠覆性的影响,因此必须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工业生产中,发生严重聚合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系统局部温度过高,以及局部阻聚剂含量过低(阻聚剂加入或计量装置出现故障导致的阻聚剂含量分布不均匀)。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防止丙烯酸的聚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加入足够量的阻聚剂和采用合理的设备结构与合理的操作条件(如温度、组成、操作时间等),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添加足够量的有效阻聚剂。
专利CN102408323B公开了一种丙烯酸精制过程的阻聚剂,该阻聚剂是由喹啉聚合体或萘胺等橡胶防老剂和叔丁基酚类化合物进行复配,以C5~C10的烃类有机溶剂为溶剂,采用标准GB/T509-88对阻聚剂的阻聚效果进行了评价,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专利CN102448923A公开的丙烯酸阻聚剂为2,2,6,6-四甲基哌啶子基-1-氧等氮氧化合物、对甲氧基苯酚等酚化合物和醋酸锰等锰盐化合物的复配产品,以丙烯酸为溶剂。
专利CN108752199B公开的丙烯酸类化合物的阻聚剂为配方产品,其配方为1-10重量份的吩噻嗪、1-10重量份的对苯二酚或氮氧自由基哌啶醇和3-10重量份的分子量为250-150000的聚烯烃胺。
专利CN105732360B公开的丙烯酸单体精制阻聚剂是以甲苯为溶剂,溶质组分为94%~96%的对苯二酚、4%~5%的氯丙嗪和1%~2%的异丙嗪。该阻聚剂的优点是加入吩噻嗪类的协同组分来提高对苯二酚的阻聚能力。
目前用于丙烯酸阻聚剂的有酚类化合物(对苯二酚,对苯二酚单甲醚等)、铜盐(如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等)、吩噻嗪、含-N-O基团的化合物等。在工业生产中比较常用的有对苯二酚、铜盐、吩噻嗪和对苯二酚单甲醚。然而以对苯二酚为主的现有阻聚剂存在阻聚性能差、价格高、货期紧张、危化品采购困难等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其使用和阻碍丙烯酸及酯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由于丙烯酸属于极易聚合的乙烯基单体,在生产过程中易出现普遍存在的聚合现象,为了保证丙烯酸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添加高效的阻聚剂产品。现有阻聚剂为以对苯二酚为主的单一产品,其无法抑制丙烯酸在精制相变过程中发生的聚合,阻聚性能较差且价格高,采购困难。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丙烯酸精制用多功能阻聚剂,以有效解决现有阻聚剂存在的问题,保证丙烯酸精制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丙烯酸的收率和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9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