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88981.5 | 申请日: | 202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4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魏彬;石琦;王志国;张弛 | 申请(专利权)人: | 咪咕音乐有限公司;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79;H04L9/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李幸芳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交子大道5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加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获取操作系统的IO数据流,对所述IO数据流进行合并;将所述合并后的IO数据流切分为多个数据段;从所述多个数据段中选取待加密数据段,并对所述待加密数据段进行加密。通过本申请可以精简加密的过程,节省加密的时间,提升加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加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需求接踵而至,人才竞争、市场竞争、金融危机、敌特机构等都给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内部窃密、黑客攻击、无意识泄密等窃密手段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安全隐患。
目前,全盘加密技术是主要是对磁盘进行全盘加密,并且采用主机监控、防水墙等其他防护手段进行整体防护,磁盘加密主要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数据自身未进行加密,操作系统一旦启动完毕,数据自身在硬盘上以明文形式存在,主要靠防水墙的围追堵截等方式进行保护。磁盘加密技术的主要弊端是对磁盘进行加密的时间周期较长,造成项目的实施周期也较长,用户一般无法忍耐;磁盘加密技术是对磁盘进行全盘加密,一旦操作系统出现问题。需要对数据进行恢复也是一件让用户比较头痛的事情,正常一块500G的硬盘解密一次所需时间需要3-4个小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对磁盘进行整体加密时间周期较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加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操作系统的IO数据流,对所述IO数据流进行合并;
将合并后的IO数据流切分为多个数据段;
选取所述多个数据段中的待加密数据段,并对所述待加密数据段进行加密。
可选地,选取所述IO数据流中的数据组,并计算所述数据组对应的哈希值;
根据所述哈希值与预设数值获取所述IO数据流的数据边界;
根据所述数据边界将所述IO数据流切分为多个数据段。
可选地,若所述哈希值和预设数值进行与运算的结果为零,则在所述数据组中最后一个数据块之后设置数据边界;
若所述哈希值和预设数值进行与运算的结果为一,则将所述数据组沿所述IO数据流向后移动一位,并重复执行所述计算所述数据组对应的哈希值的步骤及后续步骤。
可选地,获取所述IO数据流中数据块的数量,并将所述数据块的数量转换为十六进制值;
获取所述哈希值的哈希值长度,计算所述十六进制值和所述哈希值长度的第一余数;
将预设的十六进制初始值向左位移第一余数位,得到预设数值。
可选地,根据所述IO数据流的数据边界将所述IO数据流转换为组合矩阵;
根据所述组合矩阵和所述数据边界的数量选取待加密数据段。
可选地,从预设无理数组中随机选取一个无理数;
将所述无理数与所述组合矩阵相乘得到第二矩阵,并将所述第二矩阵中的所有内部数值进行求和得到第一和值;
获取小于所述数据边界的数量的最大质数值;
计算所述第一和值和所述最大质数值的第二余数,将第二余数个数据边界之后的数据段选取为待加密数据段。
可选地,根据预设加密算法生成公钥和私钥加密对,将所述待加密数据段中的数据块的地址和公钥信息记录在位图信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咪咕音乐有限公司;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咪咕音乐有限公司;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8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